這個成績絕對不算丟人,也能交代的過去,可是讓很多大千人擔憂的是,國內的評價卻是一片負面。
《有史以來最糟糕的電影》
《改編不是亂編,我不承認這是三國演義》
《西方文化的入侵,誕生了這個黃皮白骨的三國演義》
諸如這樣的新聞媒體報道不絕于耳,而根據大千自己的調查,很多華夏人也對這部電影非常的不滿意,原因很簡單,就像這三篇新聞報道的標題說的一樣,這部電影和三國演義的小說相差太大了。
在三國演義這本小說里面,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桃園結義,《三國演義·黃巾之亂》卻并沒有以桃園結義開頭,而是生造出了一個劉備智退黃巾的劇情出來,然后才是桃園結義,這讓很多觀眾看了感覺非常的不舒服。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原著本來沒有的改編,而其中最引發觀眾反感的,則是最后的廣宗之戰。
廣宗之戰做為最后的決戰,拍的實在是有些太超出預料之外了。
不但曹操,劉備,孫堅這三個人在廣宗之戰中成為好朋友了,還立志要共扶漢室,有了很多的交集,而明明早就已經病死了的張角,在最后之戰的時候,居然還活著。
而且還TM真的會一些妖術,居然能夠撒豆成兵,噴水成火,還能夠驅使尸體,甚至是搞出天雷這樣的東西出來,完全就是魔法的戰斗。
還有最后呂布的登場,堪稱人神一般的戰斗力,都讓觀眾們覺得自己從來沒有看過三國演義,然后自然就對這部電影非常的不滿意了,覺得電影毀了原著。
還有就是電影將黃巾軍描寫的非常殘暴,什么殺人啦,毀家滅族啦,殺人為樂了之類的,簡直不像是人類干的事情,這還是起義軍嗎?
這種情緒非常的正常,畢竟后世所有改編名著的電影,都會遭受到類似的批評。
不過賈老板感覺非常的委屈,因為其實在三國演義小說里面,黃巾起義只有一章,想要通過一章來拍電影,顯然是不夠的,需要劇情的彌補。
其次就是如果對著原著看電影的話就會發現,其實這部電影是沒有對原著進行刪減的,原著有的內容,在電影里面基本上全都還原了。
比如電影一開場的桃園結義,然后是大戰程遠志和鄧茂,再去投奔盧植,救了董卓一命,以及最后的火燒廣宗之戰,殺了張梁和張寶,這些都是原著中的劇情,一個不漏的全部呈現了出來。
電影只是在這些單薄的劇情之間,填充了很多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