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叫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許澤軒有能力,也有實力幫助自己的佃戶,但他能幫的了一時,幫不了一世。
讓這些人靠干活換取糧食固然好,但如果可以傳授佃戶們一些法子,使他們有能力在災荒中撐得更久,這無疑更好。
許澤軒準備傳授給這些人的法子,就是捕魚。
他讓佃戶們編的竹篾,則是魚籠。
唐時長安城附近,水資源還是很豐富的,有八水繞長安一說。
所謂的八水,分別指的是涇、渭、灞、浐、灃、滈、潏、潦八條河。
這八條河,除涇、渭兩水外,其余六水都發源于秦嶺。
許家莊同樣位于秦嶺附近,且周邊的水源十分充沛。
許澤軒正是因為注意到,距離許家莊不遠的潦河之中,有著不少活魚,這才讓自己的佃戶編織魚籠。
深秋時節,固然不是魚蝦最為活躍的時間,不過只要潦河水沒結冰,多少還是能有些收獲的。
申時一刻,許澤軒檢查完了眾人制作的魚籠,便帶著他們來到了潦河邊。
“主家,您帶我們來水邊作甚?”待眾人停下腳步,有一個佃戶好奇的問道。
“帶你們來水邊,自然是為了捕魚。”許澤軒淡淡道。
“捕魚干啥?”那人繼續憨憨的問。
“捕魚當然是為了吃,還能干啥?”許澤軒翻了個白眼,沒好氣道。
“魚又不好吃!”那人嘀咕,只是話剛剛說出口,就被身后的李老漢,一巴掌拍在了后腦勺上。
“叔,你干嘛打我!”那人摸著后腦勺,一臉蠢萌的望著李老漢。
“為什么,你還敢問為什么?災年能有吃的就不錯了,哪里還顧的上好吃不好吃?當年你叔我為了活命,連觀音土都吃過。
主家這是在教我們活命之法,你不感謝也就算了,還問東問西,哪那么多問題。”李老漢大聲訓斥完自己的侄子后,似乎意識到了什么,突然彎腰給許澤軒行了一個大禮。
一眾佃戶見狀,先是一愣,隨后也紛紛反應過來,接二連三的給許澤軒行禮。
“李老漢你們這是做什么,快快起來!”許澤軒忙伸手去扶,如果是同輩給他行禮,他厚著臉皮也就接了,畢竟確實有恩于人。
可一個老頭給自己行禮是怎么回事,這不是折他壽嗎?
許澤軒伸手要扶眾人,沒想到這群佃戶還挺固執,好說歹說都沒用,最后他還是用了老辦法,說再這樣就不教他們了,這些人才不情不愿的起身。
搞定了佃戶,許澤軒便開始示范用魚籠捕魚。
用魚籠捕魚并沒有難度,關鍵在于兩點。
其一是魚餌。
想要吸引到魚,就必須有能讓魚產生興趣的東西。
蚯蚓就不錯,這東西氣味大,容易找,后世農村就有很多人用蚯蚓作魚餌。
其二是魚籠的位置。
因為魚兒通常會在水草附近尋找食物,所以下魚籠,最好是找水草比較多的地方。
另外還要注意,魚籠一定要有一部分留在水面上,固定魚籠的樁子一定要插牢,以免大魚進了籠子,把籠子拖入河中。
許澤軒一邊說,一邊示范,很快就固定好了第一個魚籠。
佃戶們在他的指導下,分工十分明確,一些人負責挖蚯蚓,另一些人則負責安放魚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