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不可?只是不知公公想聽哪一本,或者說三本都要聽?”許澤軒神色篤定道。
如果換做沒穿越之前,他還真背不完整這三本啟蒙讀物。
但自從穿越后,他的記憶力得到了大大的增強,前世許多模糊的記憶,也隨之漸漸清晰起來。
像《三字經》、《弟子規》、《蒙求》這些只是看過一兩遍的文章,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就《三字經》吧!”中年內侍之所以挑中《三字經》,不是因為許澤軒第一個說的讀物是《三字經》,而是因為這本所謂的啟蒙讀物,名字太過耀眼。
自古以來,什么樣的書能夠被稱為經?
漢代立《詩》、《書》、《易》、《儀禮》、《春秋》于學官,為五經;
唐代加《周禮》、《禮記》,并將《春秋》分為《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為九經;
至開成年間刻石國子學,又加《孝經》、《論語》、《爾雅》為十二經;南宋復增《孟子》。
縱觀華夏歷史,也就這十三經,最多再加上一本遺失的《樂經》,共十四經,能被冠以經之名。
如今這小小一本啟蒙讀物,居然敢用經字命名,又怎么可能不引人注意?
“好,那小子就背一背這三字經,公公姑且聽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荀季和,有義方,教八子,名俱揚。”
許澤軒背的很慢,甚至還有些磕磕巴巴,主要是《三字經》中,有些典故需要更換,有些隋朝之后的內容,需要刪除。
然而即便如此,這中年內侍也是聽得兩眼放光,嘴巴越長越大。
《三字經》取材典范,包括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還如此通俗易通,朗朗上口。
這樣一篇能夠媲美,甚至超越千字文的足以光耀萬世的曠世奇書,他居然從來沒有聽過!
“這樣的曠世奇文,一經面世,必然會在短時間內傳揚開來?而咱家居然沒聽過,莫非這文章,乃是眼前的許家小郎君所做?”
不得不說,中年內侍的腦洞有些大,在胡思亂想之間,就把《三字經》的作者,按到了許澤軒的頭上。
能做出這種曠世奇文的大才子,又豈是他區區一個內侍,能夠考教的了的?
“咳咳~”想到這里,內侍也不敢繼續考教許澤軒了,強行終止話題道,“許爵爺的啟蒙讀本,果然與眾不同,光是一篇三字經,就讓咱家汗顏。
其余兩篇,定然也是滿紙飄香,非咱家這等俗人可以品鑒。
咱家就不侮辱斯文,談這圣賢文章了,我們還是說點別的吧。”
“也好!”許澤軒暗暗松了口氣,知道考教這一關,他是勉強糊弄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