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朕有心,但巧婦終究難為無米之炊,朕也是有心無力啊!”李世民以為許澤軒是想請求自己提高災民的待遇,故而率先說出了自己的難處。
這也是他欣賞許澤軒,想要培養這位年輕人,如果換一個其他臣子過來,怕是很難讓這位帝王,說出類似的話。
“微臣理解陛下的難處,也理解朝廷的難處,正因為如此,才想到結合自己所學,為朝廷出一份力。”許澤軒整了整衣冠,一臉正色道。
“哦?許卿有什么好辦法?”李二見此,神色也認真起來。
正如他所說,關中是李唐發家的地方,關中百姓受苦,他李二心里也十分著急。
如果真的有辦法,能讓關中百姓吃的更好,活的更好,他肯定愿意去執行。
“回陛下的話,微臣認為白白送糧食給災民,無異于隔靴搔癢,很難解決根本問題。
若是想要長久的供應百姓吃喝,最好的方法,莫過于讓他們掙錢。
所以微臣提議,讓災民以工代賑,出力氣給朝廷辦事,為朝廷賺取足夠買糧食的銀錢。
而作為回報,當朝廷賺到錢后,也就能夠讓災民們吃的更好。”話說到了這里,許澤軒終于提出了以工代賑的概念。
“以工代賑?”李世民稍微愣了愣,類似的方法,古人不是沒有想過,可要給災民安排什么工作,卻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古代的工作崗位有限,在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農耕社會,也很難去創造全新的崗位。
即便創造出來了,也多半是一次性。
就連許澤軒想出的制鹽以及煤礦產業鏈之法,也只能用一次。
因為只要是能賺錢的行業,就會引來資本的覬覦,而一旦有資本入場,市場上出現了類似的產品,再要用相同的方法賑濟災民,可行性就不高了。
“是的,以工代賑!”許澤軒狠狠的點了下頭,隨即從袖中,取出自己所寫的奏折,恭敬的遞到了李二陛下辦公的案幾前。
一直低著頭,站在李二身邊的小太監,剛想結果許澤軒遞過來的奏折,卻被李二一把推開。
“嗖~”一道風聲略過,許澤軒的奏折,已經出現在了李二的手中。
《以工代賑的具體實施辦法》,掃了一眼奏折的名字后,李二陛下便迫不及待的開始起來。
在奏折的開頭,許澤軒首先闡述了以工代賑的概念,隨后又給出了相應的工作項目。
他給出第一個工作項目,自然是比較有把握的制鹽之法。
這種制鹽之法,名為五步產鹽法,顧名思義,就是分五個步驟生產食鹽,分別為:集鹵蒸發、過籮除雜、儲鹵、結晶、鏟出。
第一步,集鹵蒸發。把鹵水(含鹽量高的水)引到到蒸發畦,蒸發數段,“一步一卡”,借太陽和風力自然蒸發。
第二步,過“籮”除雜。利用產鹽過程中結晶出來的鹽板作為“籮”,叫做硝板,它可對產鹽鹵水起到除雜和提純效果。
第三步,儲鹵。將經過四至六次“籮”后的鹵水,提送到儲鹵畦渾存。
第四步,結晶。結晶池的底是平整的硝板(“籮”)。在提送鹵水前,先往池中加入少量淡水,使結晶出來的池鹽同硝板的結合較疏松(為鏟鹽節省人力)。然后將儲鹵畦中的鹵水,灌進結晶池中,就能不斷析出氯化鈉晶體(食鹽)。
第五步,把鹽鏟出。
通過這種五步產鹽法生產出來的食鹽,顆粒較大,顏色純白,口感去除了苦澀。
若是再經過過濾、溶解、結晶等一系列操作,便可制成精鹽。
這么制出來的鹽,口感肯定是比不上21世紀的,可比起唐朝的精鹽,卻是一點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