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
別人進水是撲通,濺起一些水花,姚亮進水是“噗~”,直接起了波浪。
......
在中國隊努力備戰的時候,大洋彼岸的美國卻是不太安寧。
8月6日,NBA勞資雙方再啟談判,未達成一致,又是一拍兩散。
封館繼續,停擺繼續,很多球員的合同問題還是懸而未決,有些人已經開始做出新的打算了。
球員工會已經商量好了,用罷工來抵制資方。
而美國籃球協會卻是不開心了。
NBA球星全都拒絕了國家隊的招募。那月底的世錦賽誰去?
“籃協又不是NBA聯盟,這些一點國家榮譽感都沒有的家伙!”
籃協批評了這些NBA球星,最后卻是無奈只能選擇了低級別聯賽的球員。
集訓后,他們最后確定的十二人大名單是:
中鋒:
阿瑪亞-伊達霍,野馬(NBDL聯盟);
前鋒:
阿萊克西斯-阿爾巴,柏林(德國),
愛德華茲,羅馬(意大利),
杰拉德-金,錫耶納(意大利),
薩塞爾-蘇弗斯,空中力量(NBDL聯盟),
大衛-伍德,洛克福德閃電(CBA聯盟);
后衛:
克雷維斯,密歇根州立大學,
朗頓,杜克大學,
加里斯,超級快速籃筐隊(CBA聯盟),
吉米-金奎德,雷霆隊(CBA聯盟),
奧利維,維爾瓦(西班牙),
霍金斯,奧林匹亞科斯(希臘)。
這份名單里面,都是低級別聯賽的球員。里面有大學生,有NBDL聯盟球隊球員,有CBA聯盟的球員,也有不少是在歐洲打球的美國人。
不過,即使是這樣,很多人依舊認為美國隊是冠軍熱門。
“我們美國會打籃球的人那么多,隨便派一些出去,冠軍都是我們的!”
“美國籃球領先全世界一個檔次!”
“根本用不著NBA球星上場,冠軍照樣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
世錦賽比賽抽簽分組很快出來了。
16支隊伍,分成ABCD4個小組。小組賽單循環打3場,前3名晉級復賽。
復賽:E組:A-C,F組:B-D,6支隊一組。再打一次單循環,小組賽打過的不再打,直接算入戰績。最后取兩組的前4名。
之后的淘汰賽,交叉進行,直到最后決出冠軍。
分組情況如下:
A組:美國,立陶宛,西班牙,巴西,
B組:南斯拉夫,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
C組:希臘,阿根廷,波多黎各,阿爾及利亞,
D組:意大利,德國隊,中國隊,克羅地亞
...
不少歐洲媒體人也是對參賽的球隊進行了實力排名。
1、美國隊,
2、南斯拉夫隊,
3、立陶宛隊,
4-8分別是:西班牙隊,俄羅斯隊,意大利隊,希臘隊,澳大利亞,
9-16:阿根廷,加拿大,德國,波多黎各,巴西,中國隊,克羅地亞,阿爾及利亞,
沒有NBA明星球員,美國隊依舊是世界公認的最強球隊。
南斯拉夫少了迪瓦茨這些NBA球員,卻有歐洲新科MVP先生博迪洛加,他們依舊還是世界頂級強隊。
立陶宛隊老將薩博尼斯沒參賽,但是閃耀歐洲的明星阿圖拉斯阿圖拉斯-卡爾尼索瓦斯卻是讓大家非常看好。
加拿大那么多NBA球員,也是一個沒來,他們的排名也是靠后了。
而歐洲媒體人對亞洲球隊中國隊的預測排名僅僅只是第十四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