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武讓人將他們帶到了一處望樓,走上了望樓樓頂,問道:“王寶,銀衣衛如何傳遞情報?是否用望樓傳遞?”他想到了《長安十二時辰》中望樓的黑白十二個方格密語,通過密碼系統進行傳遞情報,既能做到信息及時準確,又能保持信息不會被他人破譯。
“望樓傳遞信息?”王寶撓著頭,疑惑地問道:“望樓能傳遞信息?用信鴿?還是用狼煙?”
“在京師用狼煙傳遞信息,只怕招惹四大禁軍入城。”阮清文笑道,他也沒明白望樓如何傳遞信息,其他人也是一臉迷茫。
張孝武便給他們解釋利用望樓和旗語傳遞信息的便捷性,還指出其軍事價值,眾人這才煥然大悟,原來還有如此傳遞情報的方式方法。
但王寶卻提出了龍都的特殊性:“咱們銀衣衛平時用口頭和書信兩種同時傳遞信息,望樓的作用只是負責觀察哪里著火,哪里出事,咱們好第一時間趕去,并不負責傳遞情報。咱們龍都一百零八坊內,有一些坊城里樓閣眾多,甚至大戶人家建有彩樓,咱們若是用望樓傳遞情報,那些樓閣必然會阻擋了視線。”
的確,龍都城有些建筑甚至高達五六層,嚴重阻礙了望樓的視線,且這些樓臺都是人家很早便建成的建筑,他們哪里有權拆除。而龍都的青樓歌坊往往都四層左右,這些青樓歌坊涉及到士族世家們的產業和生意,背景深厚,銀衣衛統領不過才是正五品,哪有資格拆除那些士族世家們的產業。
張孝武苦笑兩聲,看來自己是想得簡單了,龍都不是長安,更不是萬年縣和永年縣,他隨后問道:“比望樓還高的樓閣,有多少,分別坐落在哪里?”
王寶道:“不知道,咱們也從沒有查過,龍都城內住戶和丁集,不歸銀衣衛管,而是在龍都府衙。”
張孝武點了點頭。銀衣衛不是靖安司,雙方職責不同作用不一,其原因便是圣漢與唐帝國的不同,圣漢帝國因為坐擁天險,只需要固守邊疆即可獲得國家安全,不需要擔憂外敵入侵,從建國至今從未有鄰國入侵國內,內心之中也沒有對危險的預警,無需建立入靖安司一樣的專門的安全機構。
王寶又道:“其實咱們銀衣衛負責的是維持街面秩序,處罰一些打架鬧事的人,另有就是誰家婚喪嫁娶,得提前到咱們這兒打點好,咱們派人給他們安排好了道路。”
張孝武問:“為何要提前清理道路?”
王寶笑道:“大人,咱們龍都的規矩是婚喪嫁娶不走回頭路,同樣的路口不能經過兩遍,所以需要提前定好道路,免得走差了,壞了人家婚喪嫁娶的心情。若是有一家成婚,一家喪葬,走路時碰到了一起,你說尷尬不尷尬?有時候往往因為這種事打起架來,所以但凡婚喪嫁娶都要提前報備道路。另外科舉狀元郎騎馬游街,也需要咱們銀衣衛從旁引導,我記得有一年因為新科狀元拋妻棄子另娶富貴,結果騎馬游街時被娘家人給攔住了,愣是活生生給打死了。對了,明年十月份是大德年第一次科舉,咱們銀衣衛更是得忙得腳不著地。”
張孝武對此并不感興趣,他又問道:“王寶,你可知銀衣衛官職系統如何,我剛剛被任命銀衣衛統領,但銀衣衛已經解散,無從接手,只能詢問與你。”
王寶立即說道:“下官雖然官職不高,可在銀衣衛三四十年,對這銀衣衛的官署結構比誰都清楚。咱們銀衣衛設有統領一人,為正五品,左右副統領個人,左副統領為從五品文職,右副統領正六品武職。統領之下設六局主管輯事,官職皆為從六品,各負責各局內一切。輯事下設左右協輯,分別為正七品和從七品,協助各局輯事管理。每局下設立各所詳細管理各局內具體工作,每局下各所數量不等,墨器局只有兩所,丁位局設有六所,
咱們銀衣衛府衙六局一共設立了二十四個分所,每所設一個理事負責,為正八品或從八品,每理事下設兩個九品協理。另外,龍都城一百零八坊,每坊設立一間或兩間管辦戶所,戶所內設九品什長一人,伍長五人,衛卒二十人。但有時人員多余二十六人,有時人員少于二十六人。”
對銀衣衛的體系和建制簡單的了解之后,張孝武更加確定這個銀衣衛機構存在的必要性,正所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他接手銀衣衛后,只需要稍微的改變即可,并不需要做出太大的變更。但現在最大的問題便是人員結構,他想了想說道:“阮先生,勞煩你暫時擔任從五品副統領,我不在京師這段時間內,全權由你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