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淺雪笑道:“你爸對這個最了解了。”
張守一板起臉維護自己一家之主的尊嚴,對媳婦道:“我怎么就了解了?不是你看我才跟著看的嘛?”
張微在一旁偷笑,張揚則淡定地好像跟自己沒有一毛錢關系,認真地看電視。
開場之后,夕鈺介紹了三位點評嘉賓,然后又簡單地講解了一下規則:選手輪流登臺,與百人團同時答題,答對進入下一題,百人團答錯的人數就是選手在這一題中獲得的分數,獲得分數最高的選手進入下一輪環節。
登臺選手都是從百人團中選出來的,第一期第一人,是一個八歲的小女孩,甫一亮相,張守一、方淺雪就驚嘆道:“這么小的小孩子?”
這自然是有節目組故意安排的成分在,否則如果真的按成績來篩選,這小孩哪怕再聰明,也很難脫穎而出,不過第一季第一期,可以理解。
小女孩錄制的介紹短片播放出來后,立即引得張守一和方淺雪連連驚嘆,說小小年紀就會被這么多詩,很不容易,對于這個節目有了很大的興趣。
不過第一題出來,三人明顯都有些意外。
張微道:“這也太簡單了吧?”
詩詞大會的題目一直都難度不高,大多數都是出自中小學的課本,第一題是從九個字里選出一句唐詩,四人都一眼看出那句詩是「花落知多少」。
百人團居然還有九個人答錯了!
張微又道:“這是故意的吧?這也能錯?”
張揚作為「提出創意」的人,自然要代為解釋,道:“這個節目本身就是為了推廣古詩詞,所以選的詩詞大多都是大家熟知的,難度不高,但也不是說就不會錯,每個人都有知識盲點,你覺得小孩子都知道的,也許就是別人的盲點,而且百人團的答題時間很短,選手在臺上只要是知道的,基本就不會錯,但百人團可能會因為時間緊張,知道的題也可能答錯。”
方淺雪對這個倒沒有多大興趣,小女孩答了幾題后,她就明白規則了,但一直都沒有再看到林依然,不免有些失望。
第一期四人答題,最終一個來自江南大學的女學生得分最高,進入第二輪,對手則是來自百人團現場答題發揮最優者。
第二輪比拼的是飛花令、超級飛花令和詩詞接龍,勝者可以獲得挑戰擂主資格,而由于這是第一場,所以勝者就會直接成為擂主。
這一輪的對拼趣味性大增,方淺雪和張守一、張微都看得很有興致,還不忘隔空「提醒」選手幾句詩詞。
一直到結束,林依然都沒有再出現。
方淺雪是個很有耐性的人,第二天晚上,又準時地坐在了電視機前,雖然依舊沒有看到林依然,但卻成功地拉著張守一入坑,也開始每天晚上蹲點看《詩詞大會》
——張揚覺得老媽肯定把林依然參加《詩詞大會》的事情告訴老爸了。
張微沒什么興趣,基本都是留下一句“到飛花令了叫我”,然后拿著張揚的手機去一邊玩。
第三期結束的時候,主持人宣布下一期的四位登臺選手人選,方淺雪終于聽到了“林依然”這個名字,有種多年媳婦忽然熬成婆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