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然一直在關注著網絡上的動向,自然看到了那些新聞,但并不在意,事實上如果不是爸媽干預,哪怕這些記者繼續搜尋資料報道,只要不影響到她的生活,她都不會放在心上。
因為她知道這種關注來的快,去的更快。
《詩詞大會》的時候她已經感受過一次,當初也有很多媒體不吝溢美之詞,但熱度過去之后,什么都不會留下。
除了偶爾被人認出外,幾乎沒有什么影響。
相較而言,她還是更加關注張揚的熱度
——如今兩人被綁定在一起,有人關注自己,肯定就會注意到他,也算是間接地幫了他一點吧?
當然,她懷有這樣的想法,卻不可能主動做什么炒作,且網絡時代,哪怕此前報道她的那些媒體用戶群體不甚龐大,經過網絡傳播,這些事情還是會慢慢流傳開的。
不過因為這件事情,倒是讓她發現了一件很驚奇的事情:她居然有粉絲!
《晴天》播出當晚,就有人在諦聽三千界建立了署名「張揚」的小世界,而后隨著《晴天》的大火,短短兩天時間,「張揚界」里的居民就超過了三萬。
8號下午,林依然瀏覽帖子的時候,發現有許多「從隔壁串門」來的人,追問了一下,才知道這些人來自「林依然界」。
于是跑出去搜索了一下,發現這個「林依然界」真是為自己建的,關注人數已經超過了五萬,比「張揚界」還高。
這大大出乎林依然所料,又有些小小的得意,把兩個小世界的關注人數都截了圖,留著以后發給張揚顯擺——畢竟以他的熱度,張揚界的關注人數很快就會超過自己。
她隨意地瀏覽了一些帖子,很快發現自己的粉絲居然都有名字了,十分響當當:
「僅依衛」!
此時娛樂圈大環境對于明星談戀愛依舊是「能遮就遮能瞞就瞞,被發現也死不承認」的態度,不論男女明星,基本都是默認了一談戀愛就掉粉,明星本人不承認,粉絲也抵觸。
兩個小世界里面都有關于兩人的討論帖子,但態度截然不同。
早在《三國演義》預熱的時候,就已經有許多人因為《臨江仙》而知道了張揚這個名字,《詩詞大會》的時候,張揚這個名字也跟著再次被人知道、議論。
但張揚真正開始吸粉,卻是從《晴天》開始的。
因為在這之前,不論是詩詞還是《同桌的你》,他都沒有以一個具體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
而不論《晴天》還是《同桌的你》,很顯然都是「有故事」的歌——當然,沒有這樣的故事寫出這樣的歌同樣常見,但在《音超聯賽》錄制的時候,張揚就親口承認了這一點。
這使得張揚的粉絲,在喜歡這個人的時候,就已經接受了「張揚喜歡一個女孩,這兩首歌都是寫給她的」這樣的事實。
所以「張揚界」里,粉絲對于「張揚喜歡林依然」的看法都比較平和,遠不像此時大環境里粉絲對于喜歡明星的戀愛問題那樣苛責。
而在「林依然界」里,雖然不乏許多人是被她的才華、氣質吸引,但顏值無疑還是占了很大的比重,且顏粉更多。
這種情況下,對待「張揚喜歡林依然」這事上,自然是抵觸者更多,不過多數人還是比較理性。
林依然看了許多帖子,也大多都是理性討論,諸如:
“林依然已經拒絕了,肯定是有理由的”
“坦白說,如果張揚不進娛樂圈,兩個人其實還蠻合適的,但既然張揚選擇娛樂圈,那我肯定不看好他們兩個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