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緩的嗓音響起,還是熟悉的唱腔,淡淡的哀愁隨著歌聲籠罩了整個錄制大廳,全場具寂,連柔和的燈光似乎也流淌出了淡淡哀傷的旋律。
“木雕鎏金,歲月漣漪,七年前封筆,因為我今生揮毫只為你”
“雨打濕了眼眶,年年倚井盼歸堂”
“最怕不覺淚已濕兩行”
……
由于是原唱歌曲,且歌詞繁復,擔心大家都不熟悉,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夏海力排眾議,請人加班加點給制作了視頻不說,還配上了字幕。
這樣一來,哪怕是第一次聽,所有人也都能跟著字幕聽得清楚每一句歌詞,詞意歌聲交融,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情感的傳遞,演唱效果自然大大不同。
其中許多詞句,哪怕不少人第一時間難以完全理解其含義,但歌聲中的緬懷、思念、哀傷之情,卻都是能夠清楚感覺到的。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愛的歌來輕輕唱”
最后一個音符停住,現場依舊寂然無聲,張揚欠身致意后,才有稀稀落落的掌聲響起,而后迅速蔓延擴大,三四百人的觀眾席硬是拍出了四位數的氣勢。
童灣道:“等等,等等,大家先別說話,讓我緩一緩,有點走不出來了……”
陸遠、凌然和肖靖宇都大笑,王楚羲也笑道:“確實唱的好,寫的也好……這也是你自己寫的嗎?”
張揚答道:“是。”
王楚羲比了個大拇指,“你導師說的不錯,你是個天才。”
張揚欠了欠身道:“不敢,您過獎了。”
童灣問道:“你之前兩首歌都是關于校園和戀愛的,但這首歌完全轉換了風格,好像是寫悼念的,關于清明的,是嗎?”
“是。”
陸遠接過話來,道:“有什么故事嗎?為什么會寫這首歌呢?”
“這首歌其實是以我爺爺的視角寫的,懷念我奶奶的。”
這樣的說辭張揚已經推敲過多次,輕聲「解釋」道:“我爺爺曾是一個武俠作家,七年前我奶奶去世,爺爺就封筆不再寫了,我奶奶生前很喜歡花,家里還有半畝花田,每年清明節的時候,爺爺就會用黃紙折花祭拜,才有了這首歌。”
張揚猶豫了一下,還是繼續說道:“而且今天,呃,是指在錄制的今天,剛好是我爺爺的生日,往前的時候我們都會去爺爺家吃飯,今年沒有辦法過去,所以就選了這首歌,算是一份小小的禮物吧。”
張揚雖然并未刻意隱瞞過老爺子的身份,但卻也很少主動說起,這些天的媒體報道之中,關于他的家庭也都只是說父母都是教師,書香門第,根本就沒有往上再去查。
在場眾人除夏海與凌然外,都是第一次聽到這事,不由都有些意外,凌然笑著說了聲:“這份禮物不小。”
肖靖宇問道:“那個,我想問一下,你爺爺是武俠作家……筆名叫什么,方便說嗎?”
張揚猶豫一下才道:“洛生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