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射雕》發布以來,每周六連載,此后《音超》也是沒周六播放,導致張揚的一周幾乎就這一天是重點。
看罷《音超》和《神雕》的反饋之后,張揚就很少在特意去觀察輿論動態了,基本處于主動閉關的狀態。
每天要么練歌、練歌、練歌,要么陪林依然練歌,陪林依然看貓,陪林依然。
而在網絡和一些二三流的紙媒,則開始慢慢出現了一些關于張揚的「解讀」,比如:
《娘子》到底比《霍宗俠》差在哪里?
魯大教授盧照云批張揚作詞水平:底蘊不足,頗多矯揉造作
以《霍宗俠》來緬懷《霍宗俠》,真的是致敬嗎?
霍宗俠傳人評《霍宗俠》:張揚并非霍家拳傳人
拋開主觀色彩,客觀論《清明雨上》詞曲優劣之處
一味鼓吹張揚「原創才子」「音樂天才」,背后反應是怎樣的社會狀態?
你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下一個張揚嗎?
獨家解析!吸粉無數的張揚,為何追求林依會被拒?
……
于此相對應的,同樣是這樣媒體,以及許多一線媒體,也開始增加了上官祺鈺的報道:
天才如張揚也難以遮掩其光芒的音樂少女,上官祺鈺憑什么獲得凌然組唯一的黃金席位?
小天后溫碧盛贊上官祺鈺:她是我心里的完美女聲
音超總決賽在即,盤點最有可能奪冠的四大學員,張揚僅排第二
張揚想要奪冠,最大的對手在組內:揭秘天才音樂少女的追夢之路
盧以沫采訪提起本屆音超,最看好的學員竟不是張揚
……
張揚并沒有注意到這些,不過他身旁卻有不少人,一直都在關注著和他相關的內容,比如爸媽,比如張微,比如林依然,都看到了這些內容。
沒有辦法,這些報道哪怕是夸上官祺鈺,標題上也大多都有張揚的名字,報道音超必提張揚,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共識。
不過林依然她們看到了這些內容,卻不愿這個時候告訴張揚,免得他因此而受到影響。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覺悟。
比如周帆。
自打記事以來,這是周帆第一次沒有跟張揚一塊過暑假,覺得十分無聊,所以看到網上居然忽然冒出來不少人,踩張揚而捧上官祺鈺,逮著一個就噴一個,噴輸了就繼續噴,罵贏了就截圖發給張揚邀功。
后來被禁言,注冊賬號太麻煩,就找張揚借號,拿他的號繼續跟人對罵,然后意料之中地又被禁言了。
張揚知道這是上官祺鈺幕后的人在給她造勢,影響自然是有的,不過哪個網絡寫手不是每天都在遭受網絡暴力?
——除了沒人看的。
因而這點輿論的影響,也就騙林依然柔聲安慰他幾句而已,合唱一首,多瞄兩眼她換上絲質禮服后裸露出來的雪白肌膚,也就撫平了。
總決賽直播在22號晚,18號晚開始第一次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