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倒不是故意不聽張揚的歌,她還指望著張揚能再唱一首中國風呢,只是外婆打了電話來,沒空看電視。
許諾連喊好幾聲,老媽才從房間出來,問道:“喊什么呀?”
“這首歌叫《聽媽媽的話》,您不聽哪行呀?”
許諾笑嘻嘻地拉了老媽坐下來,又驚叫道:“差點忘了,投票投票!”
張揚站在舞臺上,歌曲前奏已經響了起來,許諾卻沒心思聽,眼睛盯著電視一角的投票通道,拿手機短信投了票,又汲著拖鞋往書房跑,叫道:“爸媽你們趕緊投票啊,我去網上再投一票。”
這時張揚已經開始唱歌,許父許母一見又是說唱,有些不喜,不過還是跟著字幕聽了一段。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為什么別人在那看漫畫”
“我卻在學畫畫,對著鋼琴說話”
“別人在玩游戲,我卻靠在墻壁背我的ABC”
……
許父許母都屬于早富起來的政策受益者,本身并無多高的文化,對于子女的要求自然高,又只有這么一個女兒,自小要求嚴厲,除了補課之外,還給她報了不少特長班。
挺巧,當初給許諾補習最多的,就是英語和鋼琴。
孩子貪玩是天性,小時候許諾被逼著補習,學這學那,沒少鬧過哭過,夫妻倆雖說逼著孩子學習,看著她每天不情不愿地硬挨著,哪能不心疼?
許母背地里不知哭過多少次,可為了孩子的未來,只能硬下心腸繼續逼著她學下去。
后來總算熬了出來,許諾成績越來越好不說,高中時還拿過區里鋼琴比賽的二等獎,能考入重點大學,這也是一個加分項。
因而哪怕不喜歡這種曲風,唱的太快,也不大能聽清楚歌詞,但看著字幕,夫妻倆仍不由自主地受到觸動。
“為什么要聽媽媽的話?”
“長大后你就會開始懂了這段話”
看到這兩句歌詞之后,許母默默地拿出手機,按照電視屏幕上給出的投票方法,發送了投票短信,許父同樣默默地投了票。
許諾早已經在別人唱歌的時候,在網絡上打開了投票頁面,因而很快投了票,又嗖嗖嗖地跑了回來,家里養的貓還以為在陪它玩,也跟著嗖嗖嗖地跑到了過來,往沙發上一跳,蹭著小主人雪白光滑的大腿。
許諾在貓咪腦袋上拍了一下,問知爸媽已經投了票,這才專注聽歌。
“又是這種嘰嘰呱呱的歌!”
像是掩飾著什么似地,先主動投票的許母十分不滿地抱怨。
“長大后我開始明白,為什么我跑得比別人快飛得比別人高”
“將來大家看得都是我寫的漫畫,大家唱得都是我寫的歌”
“媽媽的辛苦不讓你看見,溫暖的食譜在她心里面“
……
許諾一邊跟著歌曲旋律,輕輕拍打著貓咪的腦袋,一邊解釋道:“都說讓聽媽媽的話,那肯定是寫給我們這個年紀,還有比我們小的人聽得呀,對不對?當然要讓我們喜歡才行!都是你們那種歌,唱給誰聽啊?”
“好像也有點道理!”
張守一和方淺雪聽了張微和周帆的解釋,也覺得有點釋然,這時聽得間奏過去,張揚站在臺上,遙遙往這里看了過來。
再開口的時候,唱法瞬間大改,能聽清歌詞了: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
“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