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道一聲“失陪”,這才起身離開。
《詩詞》雜志總部共占兩層,張揚陪著林依然,在方喚禹的引領之下轉悠一圈。
《詩詞》總部有年輕員工,但還是以中年人居多,在這種地方工作,或多或少都有些文氣,加上《詩詞》的權威地位壓著,明星光環并不好使。
真換個普通的歌手、明星過來,可能要被這些員工鄙視,尚文方大概率是知道張揚就是張牧之的,不過這個消息并未公開,但不靠明星光環,不靠武俠,一首《臨江仙》就足以讓張揚蓋過整個《詩詞》周刊絕大多數人。
所以看到他,這些員工大多都還是比較好奇、興奮的,維護住了他作為當紅人氣歌手的體面。
逛了一圈之后,采訪正式開始。
《詩詞》雖是雜志,但專訪并非只是文字采訪,也有攝像錄制,張揚起初還有些疑惑,詢問之下才知道,《詩詞》周刊有自己的全球網站,也與華夏衛視有合作,這期專訪會在刊登出去的當晚,在華夏衛視進行播出。
“時隔半年,我們的《詩詞》專訪欄目終于迎來了第三十二位嘉賓。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止是大家,包括我在內,其實也并不能對許多學者、作家以及他們的作品都耳熟能詳,但今天這位嘉賓,我想大多數,乃至于絕大多數的觀眾,都聽過他的名字,也知道他的作品。”
“一起來歡迎今天的專訪嘉賓,張揚。”
兩人分坐在兩個相鄰的沙發上,方喚禹面朝著鏡頭講完了自己的開場白,然后轉頭看向張揚,“你好,張揚。”
張揚已經對這種錄制有了一定的經驗,錄制前也請教過,所以知道這個時候該看哪個攝像機,右手與方喚禹握了握,也像是剛剛見到的樣子,說著“你好,你好”,左手則朝著鏡頭揮了揮,像鏡頭打招呼。
方喚禹道:“張揚今天來到《詩詞》總部,有什么感受嗎?”
張揚笑道:“剛剛逛了一圈,還蠻意外的,因為在我印象中,《詩詞》這種權威刊物,應該是一個相對比較嚴肅,甚至有點肅穆的地方,不過剛剛看到,氛圍都還是比較放松的。”
方喚禹笑道:“這應該是夸獎吧?”
張揚笑道:“當然,我很喜歡這樣的氛圍。”
方喚禹道:“有空的話,歡迎你常來我們這里坐坐,我相信我們所有人都歡迎你來。”
張揚笑道:“希望。”
方喚禹看了一下自己的本子,笑道:“我看了一下資料,你是明年夏天才滿二十周歲,但已經寫出了許多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佳作,像《臨江仙》《再詠竹》甚至都是可以流傳后世的名篇,我想應該有不少人跟我一樣,都很好奇,你是怎么寫出來?有什么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張揚想了想道:“剛剛與尚主編聊天,他提到了陸游的詩,「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個人是比較喜歡這種說法的。與其說是我寫出了什么詩詞,不如說是它們原本就在那里,我只是發現了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