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改編劇,對于原著更多都是「取其精髓」的做法,至于什么是精髓,就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情了,而經過今年《射雕英雄傳》熱播后的討論,包括錢穆在內的不少人,都注意到了原著粉的影響力。
這在以往的武俠改編劇中不能說沒有出現過,但以原著的影響力而論,此前還真沒有過《射雕英雄傳》這種高度的,選擇這樣的作品改編,優劣處都是顯而易見的。
優勢是原著影響力大,改編劇可以輕松地獲取到更大的關注度,而劣勢同樣在此,那就是改編電視劇,其中的改動很容易引起原著粉的不滿,《射雕》電視劇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不論譚葦還是錢穆,此前都覺得自己對于原著讀者群體的關注很及時,請商宮羽來作為顧問,雖然不能夠與對方公開「張揚就是張牧之」引起的關注度更高,好吧,兩者根本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新聞……但至少對于電視劇而言,兩人的身份是對等的,都是原作者參與了創作。
對方能宣傳的,自己也能宣傳。
除此之外,兩人還準備了一些應對的措施。
張揚的身份固然能帶來更多的震動和關注,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文人圈子同樣是名利場,張牧之竟然是一個二十歲的毛頭小子,寫《射雕》的時候他甚至還在上高中……這件事情可以從正面去宣傳,也可以往反面去引導。
這樣一個高中生寫出來的東西,你們把它捧那么高,合適嗎?
結果怎么都沒想到,李長歌竟然讓張揚去演楊過?他會演戲嗎?
剎那之間,錢穆甚至覺得有點憤怒,你李長歌把演戲當成了什么?為了制造噱頭,為了吸關注,你連讓張揚去演楊過的事情都做得出來?
他就是個唱歌寫的,懂個屁的演戲啊!
木昀見錢導和葦姐都不說話,其他人也不敢說話,場面有點僵了,就開心地笑了起來,“他們是找不到人了嘛,讓張揚來演楊過?之前不是說陳書望、馮彥宇都去試鏡了?”
旁邊陪坐的有兩人也跟著笑起來,譚葦掃了一眼木昀,望著笑得十分開心的兩人淡淡地道:“張揚就是張牧之。”
包廂里面又沉寂了片刻,木昀腦袋里面懵了一下,才真正意識到這句話的意思,有短暫的空白,隨即記起與張揚的交集,那是去年張揚要拍《菊花臺》的MV,原定他是男主角,與張揚見過一面,長得還行,但不如自己帥,待人挺和氣的,沒有大明星的架子……
自己也算是他半個歌迷,原本能拍《菊花臺》已經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了,但誰讓有更好的機會呢,只好毀約了,人往高處走,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如果可以選的話,自己肯定會先拍完《菊花臺》再去葦姐這邊,可救場如救火,只能二選一。
不過事實也證明自己的選擇沒有錯,不然那部電影還沒上映呢,自己憑什么拿到《大風歌》的男三號?而且還能跟導演一桌喝酒吃飯,討論跟自己加戲的事情……
難怪張揚會投資《神雕俠侶》,當初還奇怪呢,以為他是靠著林依然家里的關系跟華視合作,原來他就是張牧之……真的有點顛覆想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