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敦煌影視達成了合作協議后,《讓子彈飛》的事務多是有他們與葛隆在負責,不過葛隆說是負責,其實什么都不懂,真正參與到事務里面去,還不如闞文夕的作用大。
最終敲定的導演名叫韓宜,此前拍過幾部叫好不叫座的電影,能力、口碑都不錯,大概碰壁次數多了,拍電影賠錢也賠夠了,想著要幫投資人賺錢了。
此前敦煌影視就與他有過合作,與另一個投資方總投資近一個億,票房剛過兩千萬,扣掉各種分成,可謂賠的血本無歸。
之后韓宜又拍過一部電影,大概也覺得再這樣賠下去,就要被所有投資人都拉黑了,風格有明顯的改變。然而積習難改,許多觀眾仍然看不懂他拍的是什么玩意,好在到底改了許多,加上網絡開始普及,有不少解讀的文章和視頻幫忙擴散,最終票房幾乎過億,堪稱史無前例的“大賣”。
然而出品方能獲得了票房分成只有三千多萬,還要扣稅,該虧還是虧。
這人骨子里有點清高,脾氣火爆,而且有一個很不好的惡習,那就是喜歡拍攝途中改劇本、重拍,直接導致他拍電影經常拍了一半要追加投資,不投的話電影拍不完,之前投的前也就都打水漂了,令許多投資人都恨不得把他逮著打一頓。
張揚得知這件事情的時候,第一個想法就是:這樣的導演還有人投資,還能繼續拍電影,投資電影果然……水很深!
不過他沒有洗錢的必要,投資電影純粹為了賺錢,所以最初得知敦煌影視屬意這個韓宜的時候,他是反對的,敦煌影視這邊負責人賈儀與韓宜關系不錯,不過對張揚的意見自然不敢忽視。
“劇本非常完整,聽你說的,電影最終成品什么樣子,估計也已經在你心里面了,既然如此,咱們需要的就是一個人把他拍出來,有了標準,就不是他韓宜隨便拍、隨便改的,只要這一點卡死了,誰來拍其實沒有大的區別,但導演能力越強,不是越好嗎?韓宜在這方面還是靠得住的。”
坦白說,張揚需要,或者說想要的,也正是這樣一個工具人,但覺得以韓宜的性格,未必會這么老實地當工具人,不過賈儀這樣說了,也不好立即反駁,先看了一下韓宜此前的幾部作品,雖然劇情看不大懂,畫面、節奏,確實都很不錯。
他能看懂的,也就這些了。
達成合作共識之后,張揚有心想要蹭個角色,他如今人氣正盛,賈儀、葛隆自然都沒意見,隨即幾方主要人物一同吃飯的時候,也是張揚、葛隆第一次與韓宜見面,賈儀便說了張揚演個角色,也算省點片酬——免得不可能,左手進右手,總能少出點。
然而韓宜聽罷,先是沉著臉不做聲,隨后賈儀、葛隆都開始皺眉的時候,他才抬起了頭,看了眼張揚,搖搖頭道:“他演不了!”
干脆利落。
張揚此前做過一定了解,知道這個韓宜性子比較耿直,甚至有幾分火爆脾氣,但對方這樣不留情面的直接拒絕,還是覺得面子有點掛不住,一時不知該說什么。
葛隆與張揚雖然轉換了立場,心底未嘗沒有芥蒂,張揚丟了面子,他心中未必沒有看戲的念頭,不過面上自然還是與張揚保持統一戰線。
賈儀見這兩位臉色都不大好看,板著臉對韓宜道:“什么叫演不了?看過嗎你就知道不行了?”
韓宜沉著臉不說話,張揚見狀正要開口,韓宜看了他一眼,說道:“要那樣,這戲我拍不了,幾位老總另請高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