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分給宣傳的經費比較有限,但得益于張揚的「編劇」,以及他親自下場的宣傳,《讓子彈飛》在上映之前就有不小的關注度。
以張揚出道的經歷而言,他自身似乎就等同于「暢銷」的代言,從音樂、到、電視劇都是如此,就連不算大眾的科幻,《三體·地球往事》也連續兩年蟬聯科幻暢銷榜首,甚至于詩詞,「千磨萬擊還堅勁」「眾里嫣然通一顧」「夜深千帳燈」也都在短短幾年內成為了接近于「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覺曉」這種經典詩句的傳播度。
但另一方面,導演韓宜似乎又代表了另外一個極端,他的作品普遍在圈內評價比較高,但票房嘛……他就代表著賠錢!
在這種印象和氛圍之中,即便是相對比較看好這部電影的人,在事前的報道內容之中,也只是把《讓子彈飛》與《深海狂鯊》《青春進行時》等三四部相對比較受關注的電影放到一起去比較。
然而事實上,《青春進行時》上映時間早兩天,也就在這兩天里面,票房一天比一天慘,《讓子彈飛》《深海狂鯊》上映一天的票房就超過了它三天的票房,提前出局。
而后《讓子彈飛》票房在第二天反超《深海狂鯊》,并且差距越來越大,當《讓子彈飛》票房超過十億之后,他的對手變成了以往的國產電影票房天花板。
在此之前,國產電影的十億票房俱樂部成員只有三位,分別是《猛龍過江黑火Ⅱ紅塵而看《讓子彈飛》的架勢,極有可能問鼎榜首。
因為那三部電影破十億,基本都是上映兩周左右,而《讓子彈飛》僅用了一周。
一部正常的電影上映周期多是一個月,票房主要集中在上映的第一周或者兩周,而對于一部口碑上漲的電影來講,這個周期可能會延長很久。
而事實上,《讓子彈飛》也并沒有辜負所望,突破十億天花板的當天就超過了《猛龍過江》,第三天再超過《黑火2》。
上映第十二天,也就是一月四號這天晚上,《讓子彈飛》票房正式超過《紅塵》,以11.9的總票房雄踞國產電影榜首。
與此同時,它也將扛起國產電影票房大旗,繼續挑戰國產電影在本國電影市場票房排行榜上的排名,每前進一步,都是在創造歷史。
超過《紅塵》之后,《讓子彈飛》來到了國內電影市場票房排名的第七位,排在前面的分別是《魔法學院3空中營救變形金剛2蜘蛛俠》12.5,《泰坦尼克號魔法學院1按《讓子彈飛》目前的勢頭,很有機會沖進前五。
于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面,機會每天甚至每隔半天,都會有媒體通報最新的票房和排名狀況,也有部分觀眾觀影之后自發地二刷甚至三刷,貢獻一份力量。
一月七號,《讓子彈飛》以12.18億票房超過《魔法學院》12.11億,排到第六,隨后在十號下午超過《泰坦尼克號》,躋身前五,提前完成了廣大觀眾與媒體對它的期待。
翌日中午,預料之中的,《讓子彈飛》以12.52億的票房超過《蜘蛛俠》,排在國內市場票房排行第四。
因為與上一名差距超過一億,而接下來的票房增速明顯放緩很多,大多數人都降低了它能再躋身三甲的期望,不過仍保留了一些幻想。
張揚他們同樣收起了更多的幻想,在下周五,也就是十三號這天召開了一場慶祝的宴會。
截止這天下午,《讓子彈飛》總票房按33%的分成,依揚影視、隆盛傳媒和敦煌影視共可以分到近4.26億,相形之下,原本總投資八千多萬已經覺得很高——這可是真正花了這些錢,并非一些公司對外宣稱的投資多少多少——而收益高達五倍!
而且后續還會有更多!
三家里面,葛隆最闊,不過即便是他,這段時間也是笑得就沒停過,連跟自己老子講話都敢挺直了腰板,很有底氣的樣子,雖然為此被老頭拿拖鞋抽了兩下,也頗感榮耀。
對于還處于發展階段的依揚影視,以及「久旱」的敦煌影視,這次巨大成功更是意義重大,不僅在于賺錢,更在于名氣、底氣都打了出去。
林依然陪著張揚一塊出席了慶功宴,她是老板娘,也是老板,自然沒人會覺得有什么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