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介紹一下劇本故事之外的設定,時間在隋朝末年,江流兒是金蟬子轉世的第九世,也就是唐僧的前世。”
“孫悟空被鎮壓在五行山,《西游記》原文中說「有土神監押,教他饑餐鐵丸,渴飲銅汁」,由此延伸出兩個人物,五行山的山神與土地。”
“下面說內容。江流兒的父母途徑五行山,被山妖所害,死前把江流兒拋入江水之中,被江流兒的師傅收養。”
“城里面流傳著齊天大圣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小江流兒很崇拜不畏強權、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師傅給他送了一個孫悟空的玩偶。”
“山妖首領為了修煉成仙,要抓童男童女煉丹,派遣山妖下山抓童男童女,江流兒救下了一個女童,被山妖一路追殺逃進五行山,無意間揭下了如來鎮壓孫悟空的發帖,孫悟空脫困而出。”
“看守孫悟空的山神及時念動咒語,催動如來法帖鎮壓孫悟空,但沒有如來的法力,沒能成功,法帖最終自己化成了一道封印,禁錮了孫悟空的法力。”
“山妖抓女童,江流兒想要請孫悟空保護自己送女童回家,孫悟空想要回花果山,山神要抓孫悟空,將功贖罪。”
……
劇本大綱基本與張揚此前寫的出入不大,主要是細節上的打磨,一定得有能調動人情緒的東西,讓人笑、讓人哭、讓人感動、讓人思考……
深度與主題已經確定,主要是在山神身上去體現,這里的表現,決定了孫悟空最后再次打上天去找玉帝、如來討公道的情緒鋪墊。
而除了主題之外,大家更多的觀影體驗,除了畫面、劇情之外,人物臺詞與互動也極重要,這就很考驗一個導演的能力了。
張揚畢竟只能紙上談兵和抄,真讓他獨立完整地去寫一份劇本,自然也屬于為難,不過站在觀眾立場指出一些問題還是可以的,主要是一些他覺得會尷尬的地方。
上午到公司,中午與衛湘等人簡單地吃了頓飯,兩人一同回去,小睡了一覺,然后出門溜達,在外面吃了晚飯,再回家一同看《射雕英雄傳》的宣傳片。
從現實角度來講,張揚在武俠電視劇主題曲的才華,與這部電視劇的普及程度、翻盤次數成正比。
而恰好,《射雕》作為傳播最廣,影響力最為深遠的武俠,它的翻拍次數無出其右。
因此這部劇的配樂十分寬裕。
但也有問題,那就是其中的大部分都是粵語,普通話版本比較少,因此宣傳曲的選擇并不多,敲定的是《天地都在我心中》。
這是他心里面《射雕》所有電視劇相關主題曲、配樂中的最佳,沒有之一。
晚上八點,抱著林依然在電腦前坐著,點開不準時提前一分鐘開放觀看的華視版《射雕英雄傳》宣傳片。
全屏,播放。
畫面自黑暗中亮起,天地蒼茫,一騎奔出,二胡低吟,馬嘶長鳴響徹四野。
豪邁蒼涼的男聲隨之響起:
“千秋霸業,百戰功成”
“邊聲四起唱大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