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縫合怪,蒸汽炮臺縫合怪,戰爭堡壘縫合怪……”
有了一個貌似靠譜的思路,很多奇奇怪怪的設想,就從林恩的腦海中蹦了出來。
“可以是鐵包肉,也可以是肉包鐵,用不懼損傷,且有一定智慧反應的血肉操控人類不好操控的蒸汽機械,或許是個不錯的出路。”用手中化作胡桃木手杖的神權秘寶輕輕頓著實驗室地面,林恩的思路進一步擴展。
“如果蒸汽機械的操控能更敏銳一些,幽魂也將成為一個不錯的‘操控者’,例如幽魂制導的蒸汽導彈什么的……”
想及此處,林恩再次取出自己隨身攜帶的鉛筆與筆記本,飛快地在研究目標的分頁下,寫下了這么這么一行字:
研究亡靈生物與蒸汽機械相結合的諸般可能。
筆尖頓了頓,林恩又將這行字輕輕劃掉,換上了一個更為簡潔的描述,蒸汽機械亡靈化。
將無生命物體轉化為亡靈,在亡靈學派中并非沒有先例,最出名的就是那些飄蕩在大海上,永不靠岸的幽靈船。
這種因海難,或其他特殊原因誕生的“亡靈”初被發現時,可是讓無數亡靈學派,甚至是變化學派施法者的研究方向出現了轉變,以至于至今還有不少這方面的研究論文,被封存在各大超凡組織的檔案室。
你說為什么被封存?
答案很簡單:不值得!
諸多研究表明,就算有亡靈學派施法者刻意插手,想要將一艘普通的帆船轉化為幽靈船,都需要大量的血肉靈魂作為材料。
且這種“轉化材料”生前必須要與那需要被轉化的帆船有深刻的聯系,比如是船員或者乘客什么的。
這也就罷了,這種轉化還極為耗時,據林恩所知,在歷史中曾經就有一位傳奇級,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掌控者”級亡靈法師,為了人工轉化出一艘只擁有最基礎能力,也就是自主航行能力的幽靈船,就在海鳥都看不到的大洋中心苦熬了一年半。
故而,在旁人眼中這絕對是個吃力不討好的研究項目,但有了些許思路的林恩卻不這么看。
“那些資料,那些論文都太早了,海上航行的帆船什么的也太大了,更為細致,空間利用率更高的蒸汽機械與整艘帆船相比,無疑更具有轉化效率。”回想著自己在教會儲藏的書籍中,無意看到的那些資料,林恩認為一只亡靈轉化一件死物將大大提高轉化效率,降低轉化成本。
這樣足夠大的縫合怪,有成為了一個良好的“培養皿”。
“先讓縫合怪與蒸汽機械,比如蒸汽炮臺,蒸汽裝甲什么的僵硬地結合在一起,把能拿到的戰力提升先拿到手,之后不管是讓死物成為亡靈,驗證我先前的猜想,還是單純地提升結合效率,走鐵包肉,肉包鐵的路子,都可以用時間慢慢磨,這樣既不耽誤我上戰場,也不耽誤我的實驗研究。”
有了主意的林恩很快就行動了起來,他手頭上雖然沒有蒸汽動力裝甲,但他有可以用來模擬蒸汽動力裝甲的騎士鎧甲。
縫合怪也不用說,只要材料足夠,隨手捏幾個出來對林恩來說也就是分分鐘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