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華歆?”孔融與荀悅忍不住失聲,那些可都是天下聞名的人物,其中以王朗華歆為最。
王朗乃是有名的經學大師,對經書注解無人能出其右。
而華歆則是太尉陳球的門下,與名士盧植、鄭玄、管寧的同門,又與管寧、邴原共稱一龍,華歆為龍頭。
這兩位在士人中的名聲不在自己之下,他們都等在招賢館?
而自己到來,曹公卻親自迎出官署,并提前帶來見駕,這好像不大對啊。
其實曹操之所以迎孔融,沖的是他孔子之后的身份,并非因他學識。
至于迎荀氏叔侄,則沖的是荀攸這位頂尖謀士,并非因為荀悅。
“既如此,那就宣其覲見吧,”劉協心中大悅,他對這些人大部分有所耳聞,沒想到他們主動前來等候。
看來真如劉平所說,天下有識之士果然紛紛來投了。
“那王景興最是持才傲物,若知臣等先于其拜見陛下,必會羞惱,不如臣等先告退。”荀悅主動道。
孔融也在旁邊躬身道:“昔日臣與劉備公孫瓚曾共同求教于盧植,而那華歆與盧植乃是同門,如此算起來華歆算做臣之師叔了。
如今師侄先來拜見陛下,師叔反而在驛館等候,豈是尊師重道之禮?
臣也請求先行告退。”
他們兩個都沒想到,在招賢館眼巴巴等著拜見天子的都是大牛,而且已經等了好幾天。
而他們兩個來的晚,已經提前由曹操領著拜見了。
自古文人相輕,崇慕虛名,這看似不過是先后拜見天子的小事,可是在文人眼里就是了不起的大事。
雖然他們也不懼,但那些人必然也會得到天子重用,以后還要在一起共事,能少惹一點麻煩自然最好。
劉協不禁略顯失望道:“今日天下文士共聚于此,朕欲辦一文會,共同談經論道,豈非文壇幸事?
卿何必在意此等小節?”
天子這是剛來許縣第二天,曹操不想掃了天子的興,可是他為了能籠絡荀攸與孔融,自然要帶領他們先來拜見天子。
不過他也并沒有忽視招賢館那些名士,他也曾讓劉平代他去看望,不知劉平能不能安撫下那幫人。
他看向劉平的時候,卻見劉平偷偷沖他擺了擺手,示意沒關系,放心讓他們來即可。
曹操將信將疑,暗中做了個手勢,示意他自己說。
劉平于是沖荀悅與孔融道:“來許縣皆是為朝廷效命,天子駕前,那王朗華歆等人豈能計較這些細枝末節?
想來他們并非氣量狹小之輩吧。”
“如此,臣謹遵圣命!”孔融和荀悅沖劉協道。
說完兩人無奈的苦笑了一下,這不是氣量大小的問題,這關乎到臉面與地位,對有些人來說,簡直比命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