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劉平都對曹操恭恭敬敬,想來那是個更大的官。
“今年草民家收成五囤糧,交給官府兩囤,還剩三囤,草民家老老少少不過五口人,無論如何也是吃不完的,天下還有哪里比劉使君轄下籍田更好的地方,劉使君就算是趕,草民也不能走啊。”
胡老三著急的說著。
“那我問你,你平常是如何耕種的,為何產量如此之高,可有什么秘方?”曹操興致勃勃的繼續問道。
“哪有什么秘方,”胡老三搖搖頭:“不過是上心不上心罷了。
當初劉使君仁德,與草民等簽訂了百年契約,相當于就是把土地白白送給草民了啊,自己家的土地豈能不好好耕種?
草民一家老老少少,均恨不得住在田地里,一棵苗一棵苗的照料,如此才能有這些收成。
使君可隨便問一問,咱們籍田上的百姓都是這么耕種的。”
邊上幾個流民也附和道:“正是正是,其實胡三哥還是有些發懶了,我們可是真真正正在田地里搭建了草棚,每天只睡三四個時辰,只要醒來便侍弄土地。”
“劉使君白給咱們這么多土地,雖然十之四成要交給官府,但十之六成總歸是自己的吧,咱們要是還餓肚子,對得起劉使君的仁德么?”
“劉使君鼓勵大家開荒,每家均開出三五畝的土地,那就足夠養活一口人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要么是在感恩劉平,要么是在訴說耕種如何細心,不過這聽起來有些炫耀的成分。
郭嘉荀攸等一眾謀士聽了,不禁互相點點頭,對劉平的屯田之策大為嘆服,他們這些都是職業謀士,平常出謀劃策,琢磨人心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可是讓他們管理民政卻非其所長。
眼見劉平雖然什么都沒做,只靠一紙契約便讓治下流民披肝瀝膽的耕種,還順手能收獲無數民心,但是他們也清楚,設計出那種契約,這中間包含著何等的深謀遠慮。
只是他們不清楚的事,劉平所做的這些,不過是借鑒了后世已經成熟的做法罷了。
這時候曹操指著棗祗怒罵道:“你興師動眾,動用如此多官吏管理流民,管來管去不止把流民都給管跑了,收成還不如平兒的無為而治,你還有什么可辯解的?”
曹操越說越氣,要不是看在棗祗自打他一起兵就跟隨,早就一劍砍過去了。
“當初平兒早就跟你提醒,你這等做法會出亂子,你卻當成耳邊風,還對我言之鑿鑿,如今果然應了平兒之言,鬧成這般田地,你要如何收場?”
棗祗低著頭,滿肚子的苦水,但事實擺在他面前,他也不得不服氣,只得躬身道:“下官……下官知錯,對于屯田一事,下官的確不如平公子,可是錯已鑄成,下官自愿領罪。”
程昱在旁邊對曹操道:“司空,現在治他罪也于事無補,好在有平公子現成先例在這里擺著,不如這兗豫二州屯田就由平公子主導,或許還可挽回。”
曹操沉吟了一下,看向劉平道:“平兒,如此看來,只能由你辛勞一下。
屯田籌措糧草,乃我曹氏頭等大事,棗祗做下的爛攤子,或許只有你能收拾。
你需要何種吏員輔佐,盡管開口。”
此時曹操已經顧不得其他,他眼見屯田收獲如此豐厚,總不能只收獲一季。
劉平既然有成功經驗在這里擺著,交給劉平還有什么不放心的?更何況按照比例,要是劉平來管理所有田地,恐怕收成會更高。
只不過現在劉平身上的任務已經夠多,必須給他配備足夠的精兵強將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