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郭圖辛評為首的大部分人都準備立袁譚為主。
可是審配和逢紀向來為袁譚所厭惡,又和辛評、郭圖有過節,擔心袁譚即位后加害,因而私下偽造了一份袁紹遺命,立袁尚繼位。
袁譚不能繼位,便自號車騎將軍,兄弟兩個反目成仇,兵戎相見。
最終袁譚敗北,無奈之下,反而向曹操求助,請曹氏發兵,幫忙攻打親弟弟。
曹操自然大喜過望,立即命曹洪為主帥,郭嘉為軍師,張郃樂進為先鋒,領兵三萬進軍河北。
有袁譚這個帶路黨做內應,曹軍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就攻下了六個郡,在黃河以北站穩腳跟,兵鋒直指鄴城。
……
鄴城官署,袁尚面前站著審配逢紀二人。
“如今曹軍士氣正盛,已直指我鄴城,如之奈何?”儀表堂堂的袁尚眉頭擰成了個疙瘩。
按說如今河北綜合實力依然要強于曹氏所在的河南,只是袁尚這個河北之主卻是有苦難言。
袁紹早已把河北四州平均分給三個兒子一個外甥分別鎮守,四州早已分成了四塊,誰也不服誰,袁尚只是占據了最大的一塊而已。
如今他們兄弟相爭,倒正好讓曹氏趁虛而入,占據了河北大片地盤。
“主公,”逢紀嘆道:“當初官渡一戰,我河北青壯盡失,本就難與曹氏匹敵。
后主公又與袁譚相攻數月,折損更是不少。
如今想要抵擋曹軍攻勢,難吶!”
“逢先生,不能抵擋曹軍,難道要讓我將河北之地拱手想讓么?”袁尚年輕的臉上寫滿了憂慮。
其實他倒并非是個繡花枕頭,其人也是聰明無比,頗有幾分謀略,奈何老爹留下的攤子太坑了。
“主公,在下倒有一策。”審配突然道。
“審先生有何策教我?”
“釜底抽薪!”
“怎講?”
“曹軍雖然兵鋒很盛,但攻占我河北六郡,又要留人防守后方,此時已屬強弩之末,故而,他們絕對不敢攻打鄴城,主公請放寬心,”審配穩定了一下袁尚的情緒,轉而道:“但是,讓曹軍在河北站穩腳跟,若曹操繼續增兵,那才是我鄴城最大的麻煩。”
袁尚微微點頭,不敢打斷審配的話。
“所以,阻止曹軍向河北增兵,才是最緊急之事。”
審配頓了頓,來到掛著的褐色羊皮輿圖跟前,手指輕點道:“故而在下建議,此時立即派人駐守河東,迅速進圖關中,用以從側翼牽制曹軍。”
關中在曹氏的西面,鄴城在曹氏的北面,若關中有一支袁尚的兵馬,則曹氏必然不敢全力以赴進攻河北,而是要時刻防備關中出兵包抄他后路。
“還有,”審配顯然已經有了一整套的謀劃,他胸有成竹的繼續道:“那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逼迫漢室,為其進公爵,加九錫,又擅自廢后,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主公可派人聯絡西涼馬騰韓遂,荊州劉表,江東孫權,共同出兵勤王,為漢室討賊,清君側。
則曹氏還有余力攻我?”
“妙哉妙哉,”袁尚撫掌大笑:“先生這釜底抽薪之策著實絕妙。
如此,曹氏定然無力北顧,我倒可以趁勢收復失地,剿滅袁譚了。
傳令,命郭援為河東太守,迅速進軍關中,派人去往西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