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模仿棋,葉浩然倒是沒有一點懼怕的意思,現在圍棋的大貼目,黑棋如果下模仿棋的話,是很難占據優勢的,就算那怕他就是模仿到棋局結束,也是不可能貼出目來的。
所以現在下模仿棋,倒是有點象圍棋的術語“試應手”,哭泣的嘆息之墻下出模仿棋來,完全是想要考驗一下葉浩然的應對能力,黑棋毫無疑問地要變招,但究竟什么時候會變,恐怕得看棋局的發展,而現在,就連哭泣的嘆息之墻自己,也不會清楚。
葉浩然只是淡淡地一笑,其實模仿棋考驗的是棋手的心理素質,許多的棋手,一看到對手模仿自己的棋,就會騰起一股無名之火,既別扭又惱火,恨不得一下子就破解了對手的招數。
但如此一來,極容易打亂自己的節奏,而這恰恰是下模仿棋者最希望看到的結果,葉浩然自然不會中他的計策,而是有條不紊地按照自己的行棋節奏,下得是從容不迫。
由于黑棋已經搶占了中腹的天元,所以白棋在定式的選擇上,要盡量避免選一些帶征子的定式,四個角無論哪個,只有形成征子,肯定是白棋不利的,所以白棋首先要避免這一點。
反過來說,下模仿棋也是極考驗模仿者的神經的,黑棋執黑先行,本身是占有先手之利的,但下了模仿棋之后,就等于是把這個先手的權利給交了出去,跟在白棋的后面,亦步亦趨,人家走什么跟著走什么。
模仿棋者首先得下對位置,可能有人會質疑,都是這么高水平的職業棋手了,還能落子給落錯地方?這當然是有可能的,因為棋仿其實就是跟照鏡子一樣,下出來的棋是反的,必須下在對面對稱的地方,可有時候人習慣不過了,下錯地方也是常有的事。
記得有一次職業棋賽之中,有一位選手下棋仿棋,前二十多步走得很正常,但后面的一手居然腦子一抽,下錯了地方,這一子錯誤,導致前面二十幾手白走了,他也很快地敗下陣來,成為下模仿棋最大的一個笑話。
所以哭泣的嘆息之墻下得還是很謹慎的,每一步都認真核對了位置,確認無誤之后才會落子。那些說下模仿棋最省力最不用費腦子的,完全可以閉嘴了,下模仿棋的不但需要認真地核對位置,而且對每一步都要做出評估,是好手還是惡手,是否需要繼續地模仿下去?
說實話,下棋仿棋的,比被模仿者還要累,何時變招停止模仿那才是最最關鍵的,畢竟從模仿棋的歷史上來講,從來也沒有人在比賽之中能從頭至尾地模仿下去的,中途變招那是必然。
而這變招的時機選擇,無疑是重中之重的,時機選擇正確,無疑就可以一舉奠定勝局,而時機選擇錯誤,很可能就會一敗涂地。
這模仿棋究竟是早變招好還是晚變招好,一直以來是爭論不休,棋仿棋歸根結底是落了后手的,本身黑棋就需要貼六目半,而模仿棋下得到最后,撐死也是平分秋色,黑棋根本就沒有貼出目來的可能,再加上是后手,就算想爭個平分秋色也是不易的。
至于黑棋天元的那一子,根本就無法量化具體的目數,如果與其他子力配合,或許可以產生出一定的目數來,但如果配合不到位的話,撐死也就是一個單官,那是沒有任何目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