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蒙古人應該也快來了。
歷史記載,寶佑六年,也就是公元1258年,蒙古第二次伐宋。
如果歷史進程不變,此時蒙哥應該已經在去四川的路上了,不過消息要從漢中巴蜀傳到臨安,至少是兩個月之后的事了。
而且根據趙頎對歷史的了解,似乎就是丁大全故意隱瞞了前方不利的戰況,導致大宋朝廷對此次蒙古入侵反應非常的遲鈍。
而這件事,也最終導致丁大全下臺。
不過這些都還是后話,眼下大宋的內憂外患已經越來越嚴重,但上到皇帝下到百姓,沒有一個人想到大宋會在短短十多年后就滅國。
皇帝依舊不思進取荒淫無度。
朝廷越發腐朽糜爛。
士大夫已經失去了憂國憂民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醉生夢死。
百姓茫然只顧得上為了一日三餐忙碌奔波。
而小報,也為了迎合社會的頹廢狀態,刊登的具都是些娛樂八卦、奇詭故事和獵奇艷事,除開少量的朝堂政令和京師變化之外,很少有關于治理國家和邊關將士的嚴肅話題。
對于國家如今的狀態和虎視眈眈的蒙古人,似乎從朝堂到民間,都集體選擇了忽視,或者說沉迷于吃喝玩樂漠不關心。
報紙上的內容五花八門。
京師哪座酒樓又釀出了新酒,朝廷哪位貴婦養了新寵物貓,哪位名士在青樓和當紅花魁一夜風流,哪支蹴鞠隊又獲得了比賽的勝利,又抑或是某位富家園林培育出一株奇異牡丹萬人圍觀……
趙頎一邊走一邊翻看,雖然通過報紙也的確了解了一些大宋朝廷的動向和京師臨安的消息。
但通過這份報紙,也讀到了大宋一股濃濃的死亡氣息。
吃喝玩樂,醉生夢死,似乎所有人都以為,習慣騎馬的蒙古人和昔日的契丹女真一般不會打到南方來,大宋的這半壁江山,還會如同以前一樣長久幸存下去,最多不過稱個侄孫賠點兒歲幣罷了。
實際上眼下的大宋就像病入膏肓的人一樣快救不過來了。
世人推崇秦漢隋唐,并非是因為老百姓過的好,實際上,在這些強盛的朝代,老百姓都過的不如宋朝,而且這些所謂強大的朝代,大部分時間都很混亂,百姓苦不堪言。
但耐不住這些朝代都有很強大的戰斗力。
大秦野蠻無比,橫掃六國一統華夏,不僅將嶺南百越納入統治,更是將襲擾中原數百年的匈奴和東胡打的鼻青臉腫,一舉奠定了華夏永恒的版圖。
大漢強悍威猛,將對中原威脅最大的匈奴帝國生生剛成了渣。
隋朝雖然和大秦一樣時間短暫,但卻也霸道無比的干翻了強大的突厥,為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礎。
而唐之強盛舉世無敵,堪稱最陽剛的朝代,李二更是被數百異國共尊為天可汗,國力達到了中原王朝的最鼎盛時期。
與這些野蠻兇猛霸道陽剛的王朝相比,大宋就顯得陰柔無力多了,國雖富,但卻一直不強,三百余年一直都被北方民族反復蹂躪,幾乎從來就沒有硬起來過。
一個光有錢卻硬不起來的男人,內心必然是頹廢的。
面對這樣一個晚期重癥ED患者,趙頎感覺真的是無可救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