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美?”蘇子興重復了一下這個問題,腦子調整運轉,他知道這個問題絕對不是表面那么簡單,得找個角度有深意的回答。
這個問題不僅問住了蘇子興,也問住了康帝與百官,大家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揣測蘇子興會如何回答。
蘇子興沖康帝施了一禮,這才繼續解釋何為美。
“何為美?與個人而言,外在美讓人賞心悅目,內在美讓人如沐春風,然個人之美小道而。
何為美?臣以萬物為美,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為柔之美。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此乃靜之美......”
蘇子興一開口,避開了年輕御史的坑,而且從各方面解釋了美,并且把美的意境延伸到遠方,打開了康帝與百官的思想禁錮。
而且蘇子興的論述極副畫面感,想到寵辱不驚庭前花開花落,那種美簡直人人相往,多瀟灑隨意啊。
當然了,蘇子興避開坑不意味著事情到為止,年輕御史上前繼續為難。
“蘇大人說水利萬物而不爭,此為柔之美,敢問水淹四鄰何解?”
“水淹四鄰官不作為。”蘇子興抖抖衣袍,上前開始辯論,這個時代的水利工程他看過,可以用毫無工程來形容。
那真是哪有水就往哪堵,堵的多了自然就危險四鄰,蘇子興辯論的點就是開溝挖渠,引導水流,讓溝水流于河,讓河水流于江,讓江水匯入海。
溝河的出現不僅解決了水淹的災難,還解決了旱時的灌溉問題,水利萬物,助萬物生長,無罪,罪在人,是人不知善加利誘。
這個論點一出,坐在龍椅的康帝表情一震,聽的格外認真,偶爾還會陷入沉思,這觀點犀利卻醒人耳目,眼界大開。
蕭王的表情很復雜,他也聽出來了,蘇子興確實是個有才華的,如果此人入朝用的好必是國之重器。
看看皇上的表情,怕是皇上也想到了這點。
年輕御史就是嘴上功夫,但是見識上真的跟蘇子興比不了,幾番下來敗下陣去。
然而這并不是結束,這只是開始,康帝宣蘇子興上殿考的就是他的才華,一個年輕御史敗下去沒關系,再還有百官呢。
不管是哪個派系的,這會統一站到了蘇子興對面,發動了進攻。
從國計民生談到詩詞歌賦,從詩詞歌賦談到四書五經,蘇子興接受的是開放式教育,還沒高中畢業,自然不是這幫家伙的對手。
但是原主接受的教育不同啊,那位就是個死讀書的,而且不僅讀,還抄,買不起書就抄書,藏書幾千卷幾乎都是抄的。
學富五車一點都不夸張。
有了原主的知識點打底,再加上蘇子興學霸體質,兩相結合強強聯手,不管對方提出什么問題,蘇子興都能應答如流。
百官越考越心驚,同時也有人暗罵蘇度支眼瞎心瘸,這么出色的兒子送給別人做上門女婿,腦子進了多少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