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克斯越說越激動,恨不得馬上把球員們從睡夢中叫醒到訓練場上去演練新陣型。
第2天,訓練中,海因克斯果斷進行了安排,葉楓和施魏因斯泰格搭檔雙后腰,而巴拉克就出現在了前腰的位置上。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變化會令德國戰車的攻擊力提升了一大截。
海因克斯在場邊笑得很激動,仿佛已經看到了德國戰車的光明未來。
他又想到了擁有同樣問題的英格蘭,如果擁有雙德的三獅軍團也能采用同樣的戰術布置,他們會表現出什么樣的戰斗力呢?
但顯然,三獅軍團沒有辦法如此進行布置。
無論蘭帕德還是杰拉德,都可以扮演巴拉克的角色,但不同的是,他們扮演不了葉楓的角色。
且不說他們的防守能力沒有葉楓那么強悍,讓他們單純去扮演一個防守后腰就不是他們能接受的。
換成任何一個主教練,也不會去把杰拉德或者蘭帕德當成工兵來用,哪怕這個工兵擁有足夠的前插自由度,也沒有多大的區別。
海因克斯很慶幸,擁有巴拉克這個斗士的同時,還能擁有一個甘愿在后面干著臟活累活默默奉獻的葉楓。
新站位訓練效果不錯,不過實戰效果如何,需要實戰來檢驗。
而俄羅斯顯然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試金石。
俄羅斯顯然并不知道,德國戰車已經準備好了火炮,一場注定載入史冊的比賽就這么來了!
......
莫斯科盧日基尼球場涌進了超過7萬名球迷,而這7萬名球迷卻共同見證了俄羅斯一場史無前例的潰敗。
當主裁判吹響比賽開始哨聲之后,還不待俄羅斯球員們進入比賽狀態,德國隊已經展開了猛攻。
首發中鋒是已經轉會到拜仁的戈麥斯,右邊前衛葉楓的好基友托馬斯穆勒,左邊前衛是特羅霍夫斯基,再加上巴拉克領銜的中場,這就是德國隊的首發中前場組合。
實際上這一套首發并非沒有缺陷,中路的進攻與防守已經達到很高的層次,但在邊路,卻缺乏足夠的爆點。
穆勒顯然不是一名傳統邊前衛,反倒是左路的特羅霍夫斯基具備不錯的突破能力,一旦中路陷入膠著,就需要特羅霍夫斯基在邊路至少威脅了。
比賽開始第1分鐘,德國隊就展現出了極強的進攻**,反客為主朝著俄羅斯陣地發起了沖鋒。
巴拉克無與倫比的沖擊力讓對手的防守中場不得不時刻跟在他的身邊,配合著德國隊的整體壓上,就如同海因克斯預料的那般,俄羅斯隊兩條線被壓扁。
而這時候,埋伏在后面的葉楓卻突然插上來,打出一腳石破驚天的遠射,直接洞穿了阿金費耶夫把守的球門。
所有人都被這突襲來的重炮打懵了。
這就進球了?
而此刻,比賽才剛剛開始三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