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期間,同鄉茍明昌前來投奔,淳于志剛與茍明昌都是涼州之人。涼州位于夏國西部,與狼突國接壤。雖是地處偏僻,但也出了不少人才,同朝為官的御史大夫淳于志剛及大將軍范承恩,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茍明昌并不是武將,所以直接投奔淳于志剛。淳于志剛念及同鄉之誼,就把他留在身邊,當作幕府之濱。這個茍明昌也是個極有本事之人,從一旁出謀劃策,替淳于志剛解決了不少棘手之事。
其間,茍明昌幾次要求淳于志剛舉薦自己為官,淳于志剛都直接駁回。因為通過相處,發現茍明昌太過于功利,做事不擇手段,怕他當官會為害一方,所以一直壓著。茍明昌雖不滿意,但也是沒有其他的路可走,就一直隱忍著,想找一個機會,一飛沖天。但是,對淳于志剛卻是懷恨在心、敢怒不敢言。
終于,機會來了。機緣巧合之下,茍明昌竟然從客棧中,發現一封書信,內容涉及娘娘覃慧敏一案,當下喜出望外,找到淳于志剛,以此功,想要加官進爵。
淳于志剛并未答應他,得知消息后,直接進宮找皇上商議去了。令淳于志剛沒想到的是,茍明昌上交的只是自己寫的副本,原信被他藏了起來。本著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的原則,借著自己教授淳于書琪的便利,將書信直接夾在書里,就放在書桌之上。
茍明昌見淳于志剛依然不答應,知道在這里無法滿足心愿,就直接找到了寫信的原主,將事情講明,只求得個一官半職。
那人害怕事情暴露,自然答應下來,并要求茍明昌將原信帶來,茍明昌也一并答應。
由余茍明昌的偷梁換柱,再加上給對方通風報信,淳于志剛這次鎩羽而歸,反對對方揪住不放,咬定他欺滿君上、謀害大臣。偏偏這個人在朝中也是舉足輕重之人,此事驚動朝野,皇帝不得不追究淳于志剛的罪責,將其收監并沒收家產。
當然這個時候,淳于志剛家的人,都沒想到是茍明昌的出賣才發生這些事。家中人員散盡,只余淳于志剛的妻子孟氏和唯一的孩子淳于書琪。因為家產充公,孟氏帶著女兒被趕出家門。
說來也慘,孟氏的娘家原本是京都人士,也算得上是官宦之家,只是人丁不旺,孟氏的父母只有孟氏一個女兒,幾年前,全都病故了,所遺房產等被遠方的親戚瓜分干凈。孟氏氣不過,找上門去理論,按照當時的律法,孟氏而只是出出氣而已,要不回來任何東西,還和娘家人完全翻臉。
被趕出家門的孟氏母女,只帶了隨身的幾件衣服和幾本書籍,這還是抄家的士兵可憐他們,讓她們帶出的。現在,只有流浪在街頭。
茍明昌在淳于志剛家,并未找到書信,經打聽,知道那些書籍被孟氏拿走,好作書琪以后的學習之用,估計已經帶出府。
茍明昌在大街上追上孟氏母女,自稱要報答知遇之恩,不忍孟氏母女流落街頭,就讓她們暫時去自己家居住。
茍明昌的家,其實是由淳于志剛給他置辦的。一處小院不大,倒也幽靜。孟氏母女本無處可去,平時來往較好的人家,此時都避的遠遠的,生恐沾上晦氣。難得茍明昌如此,還以為當初夫君慧眼識人,對他感激不盡,也就直接住到他家去了。
殊不知,這一去,就如羊入虎口,給不幸的人生又加上慘烈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