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星辰伏羲并不陌生,畢竟他也是化形而出的,只不過最開始的路子錯了,弄出一個蛇尾來。
但是對于了解,也僅僅是限于先天道體而已,更加深層的并沒有研究過,尤其是現在要變為陣法。
陣法要求很高,必須可以對抗十二祖巫的盤古真身,并非一般的陣法。
十二祖巫依靠的是盤古精血,此乃先天魔神精血,蘊含的威力無與倫比,而妖族只能依靠數量來彌補質量上的不足。
同時引動星力而下,加持在陣法之上,這是菩提告知的。
而陣法如何形成了呢?
不是說單單按照星辰的位置部署就成了,其中陣法的運行才是關鍵,同時還需要集合全部力量,大陣圓潤如一,威力集中起來。
這需要對星辰運行軌跡極為的了解,并且了解其中蘊含的法則,與星辰可以共鳴、溝通,引下星力加持大陣之上。
如此,選擇多少顆星辰呢?
【不行,不能毫無目的的選擇,必須有計劃的選擇才行,周天星辰如此之多,即便有河圖、洛書,全部選擇也是無法推演出來的,推演的量太大了。】
伏羲一陣的為難,因為大陣的威力與星辰的數量有關,此乃必然的事情,選擇少了,推演自然快速,可是一旦完成,威力不夠怎么辦?
選擇多了,不知道要耗費多久的時間,而且每一顆星辰之間都是存在聯系的。
一旦選擇錯誤,那么整個推演的過程也就錯了,缺一顆、多一顆,其中的區別太大。
【怎么辦?沒有想到,剛開始就遇到了這種情況,是我思慮不周啊!】伏羲一陣的懊惱。
不做不知道難,可是再難也必須去做,他對妖族的情感不必帝俊和太一少的。
畢竟,妖族天庭成立之后,大多數的事情都是他在負責,費勁心力。
【三百六十五顆大星……】伏羲最后選擇了三百六十五顆星辰,此乃周天大星之數,這么多的數量推演時間必然不短。
可是,這對于伏羲來說,則是最為合適的,因為這是大星,彼此聯系最為的明顯,同時對應先天道體的大穴。
其中必然是有原因的。
而且軌跡很好捕捉,數量上也不少了,引動大星的星力,自然比小星的要多,威力上想來不會差的。
他也沒有別的選擇!
決定之后,不管對錯,都要開始了,時間上只有萬年,之后帝俊是否可以爭取時間,可以爭取多久還是未知之數。
伏羲不能等下去,隨后祭出河圖、洛書,晚上的時候以河圖、洛書記錄大星的位置,隨后白天推演,如此反反復復。
并不是說,河圖、洛書就可以直接進行推演,他需要記錄每天星辰的變化,此乃一個長久功夫,非是旦夕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