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
婚姻的結合符合天時,同時伏羲又發現了吉時,吉時結合,對于婚姻竟然十分的重要。
但是普通人如何推算吉時呢?
于是,伏羲繼續深入的研究,而就在此時,一個年輕人來到了伏羲的部落之中,他竟然也是一名族長,比現在的伏羲更加的年輕,不過才十幾歲而已。
伏羲很是驚訝,自己畢竟是有師傅的,而這個年輕人并沒有,他的到來是希望可以帶著部落,一起加入伏羲的部落之中。
“我叫做神農(不要在意)!”少年直接說道:“你們部落發展的很好,所以我們想要投奔過來,不知道伏羲族長是否愿意接受呢?”
“當然,我們愿意接受,而且僅僅是名義上的領導,你們的部落名義上歸附,但是實際上你們依然留在原來的地方,由你負責管理,只不過一旦我有需要,你們則是必須服從!”
伏羲的話讓神農一愣,沒有想到對方竟然會如此做,而不用自己的部落搬遷過來嗎?
伏羲看出了對方的疑問,隨后解釋道:“不需要你們搬遷過來,畢竟一個部落周圍的土地是有限的,如果大面積的開墾,向外擴展,并不能保證安全,所以你們一旦搬遷過來,那么土地就不夠用了。”
“原來如此,那么我們愿意接受!”神農很是痛快,“并且我們保證隨后聽候調遣!”
“很好,我對你們進行指導的!”伏羲滿意的點了點頭,自己面前這名少年很有魄力。
于是,最早的統治方式形成了。
伏羲與神農的做法,很快又傳播了出去,一些還在有的部落認為這樣完全可以接受,甚至有些部落認為,伏羲很傻,抱著投機的心思,也跑來了。
伏羲很清楚這點,但是現在他同樣全部接受,因為現在還不到威懾的時候。
恩威并施,伏羲先是施恩,將道理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旦將來征召他們,如果不服從,那么伏羲也就有了借口。
他一邊兒推演,一邊兒讓部落積累石器,鋒利的石器,將其捆綁在木棍的一段,制作了長矛。
伏羲開始囤積武器了,他意識到了武力的重要性,不單單是狩獵的需要,同時也是對于歸附部落的威懾需要。
而很多投機的部落,到現在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們現在得到了伏羲的辦法,同樣捕魚、耕種。
伏羲三十五歲,終于推出了婚姻的形式,為了推廣,他準備親自主持第一個婚禮,神農所在的烈山氏與赤水氏聽訞結合。
這是部落與部落之間的第一次聯姻,烈山氏和赤水氏同樣都歸附了伏羲,這也是伏羲展示自己權利的一種辦法。
而伏羲也是下達了第一道命令,將婚姻在所有歸附部落中推廣,同時定下了人倫之道,第一場婚禮,所有部落必須來參加。
結果,有些部落并不當一回事兒,他們已經得到了伏羲的辦法,那么還需要理會伏羲的命令嗎?
尤其是伏羲定下的所謂人倫,女人就應該利用起來,而不是被所謂的婚姻浪費掉。
神農的婚禮上,沒有來的部落竟然超過了十個,但是伏羲表面上不懂聲色,圓滿的將婚禮主持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