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大王在女媧宮提詩,這事兒也傳了過來。
再比如大朝會就要開始了。
大朝會,乃是東、南、西、北四大諸侯,帶領八百小諸侯前往朝歌,朝見大王。
每隔幾年就要來這么一次,而今年湊不齊八百諸侯了,畢竟北海那里有七十二路諸侯叛亂。
大朝會期間,也是相對更加平靜的時期,畢竟所有足夠前往朝歌,他們的地盤上自然不會鬧出什么事情。
鎮守各個關隘的總兵也會前往朝歌,此時關隘是最為安全的時候,諸侯們都到了朝歌,自然沒有人敢于此時進攻。
官員和諸侯不同,諸侯有自己的地盤,自然不需要為了子女考慮太多,如果沒有意外,子承父業罷了。
而總兵不過是官員,沒有世襲的說法,除非是武成王黃家,那是封王的家族。
而總兵不需要朝貢,但是他們都會帶著自己家中的男孩前往朝歌,因為商朝并沒有正式的官員錄取制度。
像是李靖就是自己去要官的,朝中大臣一看,有本事,于是給了一個總兵官。
并沒有考核制度。
像是金吒、木吒那都是去過朝歌的,將來學成本事回來,去了朝歌必定也是可以得到官位的。
大商此時最強的還是王室,手下各路總兵都有些本事,甚至還有不少會道法的。
李靖此時就琢磨開了,如果借此機會帶著三子去朝歌,沒準可以恢復父子關系也說不定的。
并在朱子靈的有意為之的情況下,他的表現出來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有這么一個兒子李靖覺得很不錯,可惜關系太差了。
而如果帶著三兒子去,必然需要一個名字,道號自然是不能上報的。
李靖也想著自己的李家可以發展成為貴族,有封地的貴族,這是李靖的想法。
于是,這一天,殷氏夫人來尋朱子靈,說道:“兒啊,你父親有事尋你!”
朱子靈眉頭一挑,母親這么說他也不是發火的,“讓他來此說話吧!”給母親一個面子,不過朱子靈可不會去見李靖,依然盤坐于大樹的樹冠上。
“唉,好吧!”殷氏夫人夾在中間為難,不過她也是不想過于逼迫自己的兒子。
李靖不多時走了過來,面色十分的猶豫,不過最后還是說道:“大朝會在即,我想帶著你前往朝歌。”
“朝歌?”朱子靈并沒有立刻拒絕,而是思考了起來。
他要不要去。
此時并沒有發生蘇護反朝歌的事情,朱子靈心中對于朝歌充滿了好奇,到底發展成什么樣子了?
這和他了解的封神并不相同,不過這種不同他已經見慣了,但是對于事件的掌握還是需要的,去一趟朝歌將事情詳細了解一番也是必要的。
只不過李靖打的什么主意呢?
“為何去朝歌?”朱子靈問道。
隨后李靖解釋了一下,朱子靈恍然,不過想想也對,李靖想要將李家發展成為貴族,而且他也有這個條件,尤其是金吒、木吒一旦學了本事,回來想要謀求官位并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