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家一直都出武將,效忠西伯候,不過帥才難得啊!
姬昌此時求賢若渴,但是起兵之事現在并不能提。
散宜生告辭離去,他出了侯府,直接看到了南宮適。
“散大夫,君候的心意如何?”南宮適問道。
他也是有些忐忑,君候沒有造反之心他是不信的,不過卻是將他的提議駁了,他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南宮將軍,你太過心急了,上我的車,我和你說說。”散宜生明白,需要給南宮適一個解釋,這事兒君候自己不好說,只能他來說了。
兩人共乘一車,散宜生將事情緩緩講述出來。
“說實話,將軍你沖鋒陷陣、守衛西岐綽綽有余,但是統帥數十萬大軍,卻是還不夠啊!”
“這……”南宮適不服氣嗎?不是,他此時冷靜下來,心中也是明白了,西岐看似強大,但是實際上也是多年不曾征戰。
“不要急,此事還需要耐心,那大商看似風雨飄搖,但是精銳還在,五關我們就沖不過去,五關總兵你還不知道嗎?”
“唉……是我心急了。”
“無妨,君候不會怪罪與你的,只要有帥才投奔君候,起兵不過是早晚之事!”
……
姜子牙垂釣數年,依然云淡風輕,他并不焦急,畢竟來到西岐之時就知道,西伯候姬昌被囚禁于朝歌。
大家都認為他人老了,腦子不太靈光,用直鉤垂釣。
只不過姜子牙略微施展手段,將一個名叫武吉的年輕人折服,拜他為師。
而姬昌夢中看到飛熊相救,心中認定,與飛熊有關的人可以相助自己。
姜子牙的道號就是飛熊,姬昌便衣訪賢,遇到武吉,言談之中知道了姜子牙的道號,于是來到姜子牙垂釣之處觀察。
“這位老哥哥,因何以直鉤垂釣啊?”
姜子牙轉頭看了看姬昌,隨后說道:“愿者上鉤啊!”
“愿者上鉤?”
聰明人就愛瞎琢磨,普通的農夫聽到之后不過是笑姜子牙人老癡傻,而姬昌則是想到了自己,自己可不就是那魚兒嗎?
于是亮出身份,態度極為的誠懇,與姜子牙一番論談,討論的乃是治國之道。
姜子牙學的就是這個,修為不高,雜學頗多,而且一學就精。
于是滔滔不絕,直接將姬昌折服,只不過姬昌并沒有立刻邀請姜子牙出山,而是告辭離去。
三日之后,帶著自己的眾多義子、文武百官前來相請,極為的隆重,姜子牙感動的熱淚盈眶。
不單單是感激姬昌的隆重邀請,也是感嘆自己一大把年紀了,終于有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