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戰爭熔爐之中的海洋里,最醒目的便是一艘整體水滴狀的巨艦。
其就好似一顆巨大無比的綠色眼淚懸浮在海水之中,從頭到尾超過了三百米,在它身邊則游弋著大大小小形態不同的同類。
嗯,這是一個族群,一個被周明岳命名為水滴獸的族群。
它們從生下來開始就是一艘完整的星艦,只不過體型較小,只有兩三米長。
但它們同時也是生物。
隨著時間的流逝和進食,它們不斷長大。
實際上,就戰爭熔爐里這艘水滴獸,都尚未長到其成熟期,或者說成年。
在抵達成年時,它們的最大體型將會達到驚人的一千米。
這是周明岳設計的初衷。
只有體型足夠大的生物星艦,才能夠長出足夠多武器和護甲。
當然,這種水滴獸僅僅只是戰爭熔爐位面里生物星艦的一個分支罷了。
除了水滴獸之外,還有長得如同海星一樣的變形獸,以及長梭狀的尖銳獸等。
好吧,周明岳并沒有催生出更多形態的生物星艦。
原因很簡單,要說在虛空里航行的生物星艦類型,隨便你什么形態都可以。
反正這虛空與前世的太空差不多,啥物質都沒有,近乎于真空狀態,生物星艦航行起來是沒有多少阻力的。
但他還得考慮到這些生物星艦在世界內部的航行狀態。
而適合世界內部航行的形態也就只有這么幾種了。
除了這幾種生物星艦之外,更多催生出來的生物則是配合生物星艦作戰的類型。
譬如形態類似于兩翼戰機的小型飛行生物等等。
這些生物如果僅僅只是看外表的話,已經很難看出它們是生物了。
它們的體表上或多或少都覆蓋著一層閃耀著金屬光澤的幾丁質甲殼,而體內的血管已經進化到能夠輸送那種類型的能量,胃則好似一個個核子熔化爐一般。
總之,借助戰爭熔爐的偉力,周明岳可以說是將生物進化催動到了極致。
這邊他忙著研究生物星艦,而在那個被他命名為黑界的世界里,周明岳的分割靈魂體已經順利降臨了。
這個世界比較奇特,一部分區域是由無數懸浮的石塊組成,一部分區域則是由升騰的火焰組成,還有一部分則是無數懸浮的水球。
而周明岳就是降臨在一塊石頭上。
從這一刻開始,他就了解到這個世界的奇特之處。
不管那些石塊還是火焰,水球,都是一個個生命體。
石塊還好,天性不愛動彈,基本上都懸浮在原地,偶爾動彈一下。
那火焰與水球就不一樣了,雙方堪稱死敵。
在火焰與水球的交界之處,無時不刻都在爆發著戰斗。
不是火焰將水球燒成蒸汽,就是水球將火焰熄滅。
但不管是火焰還是水球,它們損失得再多,其數量都保持在一個穩定線上,從而實現了這個世界里的動態平衡。
周明岳所降臨的石塊在石塊一族里只能算是小字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