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馬總。”
馬總的聲音傳來:“許總你好,你們學校應該已經開學了吧?”
“對。”許逸陽說:“已經開學了。”
說完,又問:“馬總你有什么事?”
馬總說:“許總,是這樣,最近騰訊的業務、營收突飛猛進,引起了不少關注,這兩天有一個非常有名氣的港商聯系到我,說是希望能夠投資騰訊,而且給出的估值條件非常優厚,我打算考慮一下。”
許逸陽不由皺眉:“港商?方便透露一下是哪一位嗎?”
馬總急忙說:“是香港李家的二公子,李澤凱。”
許逸陽眉頭皺得更緊。
李家二公子歷史上投資騰訊的時間節點是去年,不過可能是因為騰訊先拿了自己六百萬,所以也就沒再跟他搭上線。
現在他又找到騰訊,看來還真是跟騰訊有點糾葛的宿命。
不過,許逸陽對李家二公子的評價不高,甚至對整個李家的評價都不高。
李家發家致富的套路簡單粗暴,最直接的一套打發就是哄抬樓價、高拋低吸,表面上看起來風光無限,但其實是從整個香港吸血。
香港樓價高不可攀,店租也貴得驚人,許多人辛苦一生,無非就是為了一套小幾十平米的所謂豪宅,究其原因,無非就是以李家為首的幾大家族,把樓價越炒越高。
甚至,賣期房、算公攤這種玩法,也都是他們所創。
許逸陽看到李家的光鮮,但極少看到李家能為社會帶來什么進步。
據說當初大陸邀請他們來大陸推動城市地產發展,他們反而借政府給的利好政策,低價圈下最好的地皮,然后一扔就是數年、十數年。
把最好的地皮扔在那里,不動工不開發,而是等地價暴漲之后,直接出手、套現走人。
這樣的操作模式,不是來推動大陸城市發展,這是來寄生大陸滋養自己,待汲取完養分之后,便義無反顧的離開宿主。
至于李家這位二公子,花花公子的形象與風格,就不做置評了,畢竟大陸也有不少每天與網紅、明星糾纏不清的富二代。
但是,李家二公子賺錢的套路,著實讓許逸陽為之不齒。
他做過很多空手套白狼的大買賣,甚至被稱之為小超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數碼港和電訊盈科。
數碼港是香港政府對香港未來的一次豪擲,他們希望通過建設數碼港,吸引大量高端互聯網企業,把香港的未來轉型向硅谷靠攏,成為亞洲的IT中心。
而這個項目,被小超人拿到之后,改頭換面的做成了一個商業地產項目,自己大賺特賺,卻把整個香港的IT夢想葬送殆盡;
電訊盈科,則是小超人又一個鯨吞的經典案例。
他用一個空殼公司,一方面給香港電訊瘋狂畫餅,另一方面又利用銀行關系從銀行拿到了高達130億美元的授信貸款。
幾乎自己一分錢不花,就在不到二十天的時間里,擊敗了新加坡電信,把百年歷史的香港電訊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