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訣竅,可都是先人的經驗。
不一定對自己有效,也不見得就一定靠譜,但也能開拓眼界。若是舉一反三,那就更好不過。
可惜,華山派沒這樣的天才,也就只有令狐沖,在劍法修煉上有些天賦而已。
淺水養不出蛟龍來,武俠世界自然也是如此。修煉一輩子的劍,能否領悟出劍勢都是問題,更別提劍意。
楊安講解完畢,就打發走了他們。
梁發和高根明都不在華山,楊安也不怕他們拿著“寶物”跑路了,不過是多等幾天而已。
喝了杯茶解過渴,他就去了練功場繼續修煉。
他算是明白了,武俠世界,想要有名望,就得有本事。
實力不足,就得蠅營狗茍,而且還容易一朝覆水。
原來的岳不群就是那樣,楊安當然不愿走他的老路。
不過是振興華山派而已,到時候有錢了,多買些藥材,把門下弟子培養出來。
再加上自身的實力,只要強過嵩山派,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魔教,反正到時候有令狐沖、任我行去瞎折騰。
最好他們能和東方不敗同歸于盡,那就最完美了。
楊安突然想到,自己還沒把令狐沖打發到思過崖去呢。
想到對方的傷勢還沒恢復,暫時就這么著吧,等他恢復了趕緊打發走。
拔出劍,繼續練習著華山劍法。
不過他的劍法非常快,追求的就是迅疾,但準頭就是個問題。
楊安也不在意,就這么先練習著。
十二招華山劍法,有些適合快劍,有些卻不契合。中途錯漏太多,楊安也只能盡量堅持。
如此一遍遍過去,當第七遍時,卻又轉換慢劍。
奈何剛才適應快劍,很多時候都是不自覺地加快手速,恍然時還會壓制,有時卻連他自己都沒察覺到。
足足三遍過去這才適應,才有了慢劍的感覺。
所謂慢劍,當然不是故意放慢,明明一招不需要0.5秒,還得故意折騰到十秒。
而他在出劍的時候,放慢一定的速度,仔細體悟其中的不同,盡量做到完美,以及下一招時的萬全準備。
這個過程很復雜,需要計算,比快劍麻煩多了。
六遍慢劍,繼續快劍,如此不斷交錯著。
到得后來,他都覺得自己劍法又退步了,不得不重新恢復到原來的速度。
好幾遍才恢復過來,但其中的細微處,自覺有所進步。
隨后就是紫霞神功的修煉了,練劍也是消耗內力的,能堅持這么久,還是他特意減少了內力的輸出。
恢復后,又練習了即便奪命連環三仙劍,不求這套劍法的威力,僅僅因為這套劍法的速度非常快,有利于他在快劍上的修煉。
他明白,修煉快劍的最好方法就是拔劍術。
這套劍法在網絡上早就泛濫,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他不覺得拔劍術有多厲害,攻擊敵人還得專門拔劍,是否殺完人,又得把劍歸鞘再拔劍?
他覺得這太扯淡,也太無聊。
而且感覺,這樣的做法對劍法的修行沒太大好處。
若是在武俠世界混,倒也可以,因為戰斗力和殺傷力應該會因為速度而提升很多。
可他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還得為未來做積累。
這就不能亂來了,感覺還是正統點的好。
這也是為何,他一直修煉華山劍法這套基礎劍法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