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到圓沙嶼工地。
在過去的這段時間里,為了搶回因事故丟掉的工期,圓沙嶼文化館工地幾乎每天都在不分晝夜地加班。
這樣的工作強度不僅把施工隊伍搞得灰頭土臉,苦不堪言。
就連項目工地附近的居民也是不堪其擾,不得不忍受著夜間施工產生的令人發指的噪音。
不過,這也是實在沒有辦法的權宜之舉。
圓沙嶼文化館可是鷺城重點民生工程,工期太趕,任務太重。
而且明年9月,金磚國家峰會將于鷺城市隆重舉行,現在全城都在大搞建設。
就連工地門衛老王都知道市領導在項目竣工的時候是要來剪彩的。
所以,施工隊伍只得頂著來自各監管部門的壓力和連綿不斷的噪聲投訴硬干,硬干。
還好《夜間施工許可》又批下來了,而且對于各種投訴,當地的建設行政主管和環保部門也只是硬著頭皮,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輕拿輕放。
如果實在遇到民怨四起的時候,何進就會帶著人馬,到社區送溫暖,去慰問工地周邊的居民。
一袋袋的大米,一筐筐的蔬菜,一籃籃的雞蛋,一箱箱的牛奶,一包包的花生,一桶桶的食用油。
五花八門的年貨哐哐哐地送出去。
反正各種好說歹說,各種體諒理解。
別說,最后效果還挺好,終于順利將局面控制住。
至于華可鏡和李晨景的新公司這邊,雖然新公司已經基本交接完成,但是按照之前的計劃,他們肯定要堅持基本的職業操守,一直干到工地大樓封頂的那一天,才會正式提出離職,離開項目部。
畢竟現在正是工期最緊張的階段,臨時調換合適的施工員并不容易。
況且,何進在轉讓公司的時候又給予了較大的優惠,這知恩圖報,互幫互助的道理,他們還是明白的。
……
轉眼又是一個燈火通明,攪拌機和振動棒交相轟鳴的夜晚。
因為單層澆筑面積較大,又是超長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求高,一次性澆筑混凝土量大,所以第九層樓板的澆筑工程又從白天干到了大半夜。
華可鏡這幾天值守的是夜班,所以他現在也在樓頂上檢查他所負責的澆筑面的作業情況。
這會兒,混凝土澆筑量已經完成了90%以上,鋼筋基本都已覆蓋住,施工隊伍正在進行初整治平工作。
華可鏡核查完幾個柱子四角鋼筋上打好的標高線,然后組織工人在柱與柱之間拉線,并從線向下量測。
低了要叫工人用混凝土補平,高了就要鏟掉一些,以保持整體的平整。
待到混凝土澆筑完畢,他又組織工人再收了一下混凝土表面,最終保持一般細毛。
隨后,便是混凝土的養護工作。
混凝土澆搗后,終凝時間一般為5-7小時,為保證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逐漸凝結硬化,強度不斷增長,必須對混凝土進行養護。
圓沙嶼雖然是個海島,但是冬季少雨,空氣比較干燥,如果不及時進行養護,混凝土會形成脫水現象,使已形成凝膠體的水泥顆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轉化為穩定的結晶,缺乏足夠的粘結力。
而且,在混凝土尚未具備足夠強度時,水分過早的蒸發還會產生較大的收縮變形,出現干縮裂紋,影響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體性。
所以,一群人又大干了數個小時之后,天也亮了。
“小華。”有人在他身后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