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月的恢復訓練結束之后,便是本次休眠調整期的最后一項任務--飛船檢修。
事實上,遺忘者號在每一個休眠循環過程中,也會以某種形式進入“休眠”狀態。
但畢竟是長達二十萬年的漫長時光,在華可鏡身軀日漸衰微的同時,遺忘者號宇宙飛船也難免出現一些小故障。
雖然小樂時時刻刻都在監控著飛船的運轉情況,也會在休眠期間操控一些自動化機械完成基礎的檢修工作,但終究還是會有一些工作離不開人力的支撐。
而作為飛船上唯一一個宇航員,唯一一個高級工程師,唯一一個技術工人,唯一個喘氣的。
華可鏡責無旁貸。
當然,在檢修的過程中,華可鏡總喜歡問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
譬如:遺忘者號會不會在休眠飛行的過程中撞上隕石?
小樂很清楚,華可鏡當然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但在這本就枯燥乏味的日子里,有可以瞎扯的蛋,這難道不好嗎?
事實上,宇宙飛船在星際遨游的時候,所面對的空間并非完完全全的真空狀態。
因為在宇宙中,除了游離的微小原子分子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微塵,以及我們所想象不到的小石塊,小行星。
它們在脫離了束縛以后,就會在宇宙空間中肆意行走,并不會按照既定規律運動。
所以,當宇宙飛船在空間中高速飛行時撞上這些東西,必然會造成機械的損壞,甚至是爆炸毀滅的情況。
在遺忘者號在離開太陽系的時候,小樂就已經綜合各種因素,計算了無數條航線,模擬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并對路途中主要恒星的運動軌跡進行了監測計算(小石塊,小行星,甚至是地球這樣大的行星,都無法提前監測),然后推測出她們在未來相近時刻的運動軌跡。
這才計算出一條最合適的航線,從一開始就降低碰撞的風險。
當然,遺忘者號宇宙飛船在飛行的過程中,也擁有一定微調航線的能力。
但是,
相對于3萬公里每秒的速度,飛船的航向微調能力實際上是十分有限。
而且,飛船在完成最初加速進入慣性飛行階段之后,所剩余的反物質燃料是極其有限的,也僅僅只能狗滿足飛船在最后階段為的減速使用。
所以,按照小樂的說法,如果他們在飛行的途中發生較大的意外,消耗了過多的燃料,那么遺忘者號將會載著華可鏡與銀河系的核心區域擦肩而過。
“如果我們在接近光速下飛行,撞擊的風險會不會變得更加嚴峻?”
“按照遺忘者號的制造材料強度來計算,即使飛船與一個單原子發生碰撞也可能發生局部損傷,若同一粒塵埃或石塊相撞則會徹底毀滅。”
“我懷疑你在變相嘲諷我們的科學技術和工程能力太LOW。拜托,你又不是不知道,為了建造遺忘者號,我已經傾盡了所有!”
“事實就是如此。”
“那我們現在也只有十分之一光速。”
“正因為如此,單個原子會持續消蝕飛船的裝甲,如果撞到塵埃則會發生嚴重損壞,要是不幸撞到石塊,飛船照樣會徹底毀滅。”
“所以,我們并不喜歡塵埃和石塊,也巴不得離那些小行星遠遠的。”
華可鏡一邊進行著飛船的基礎檢修工作,一邊與小樂隨意閑聊。
小樂接著分析他的問題,告訴他宇宙比想象的空曠還要空曠得多!
所以,哪有那么多微塵、碎石、小行星!?
那種駕駛著宇宙飛船,在密密麻麻的小行星帶之間靈巧穿梭的畫面,也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可能出現。
……
昨天寫了半天的章節莫名消失掉了,備受打擊,沒辦法,只好憑借記憶重新寫了一遍。
致敬一路相伴的每一位朋友,感謝你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