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空籟的宇宙,黑暗主題持續循環,永無休止。
遺忘者號飛船獨自前行,宇航員沉睡其中,一萬年又一萬年。
很多時候,智慧生命都會有種錯覺,認為自己正與宇宙同行,并在時間的軌道上并肩走向偉大的未來。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宇宙其實無所謂與誰同行,在這隱秘而幽暗的空間,所有的生命體都只是宇宙中的微塵,渺小且卑微著。
在第十六次休眠循環中,華可鏡因為眼部壞死而成為盲人。
而到了第二十次休眠循環結束后,華可鏡又因為耳鼓膜剝落而變成了一個聾子。
慶幸的是,人工智能依舊可以將周遭的聲波訊號直接模擬傳導進他的大腦。
于是,華可鏡就勉強恢復為正常人的模樣。
然而,漫長的星際之旅還沒有到頭,更加殘酷的身心折磨也才剛剛開始。
差不多從第二十二次休眠循環開始,華可鏡的味覺就逐漸退化直至徹底失靈。
縱然他不是一個吃貨老饕,但味同嚼蠟的進食過程確實給本就枯燥的星際之旅蒙上了一層灰暗的氛圍。
原本每一次享受肉食的過程大體上都算是歡欣愉悅的,但現在的華可鏡,再也分不清牛肉,雞肉或是魚肉之間的區別了。
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以至于他好長一段時間都緩不過勁來。
要不是長久以來被磨礪得堅毅如鋼板,再加上重任在肩執念在心,華可鏡怕是早已崩潰并自絕于星河。
然而殘酷的環境條件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脆弱的生命終究無法與漫長的時間抗衡,華可鏡身軀的惡化還在持續著。
在第二十三次休眠循環結束的時候,華可鏡的頭發和眉毛全部脫落了,整個腦袋看上去頓時滑稽至極。
除此以外,在他周身蒼白且毫無血色的皮膚上,多處地方都出現了大面積的淤青。
經過診斷,這是皮膚血管性疾病造成的,雖然不致命,但卻直觀反映出華可鏡的血液循環系統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當星際行程舉步艱難地熬到第二十四次休眠循環的時候,華可鏡的牙齒也逐一脫落掉光了。
由于身體肌肉群的全面退化,他的行動已經十分不便利了。
在大多數的時間里,華可鏡只能斜斜地依靠在康復椅上,且再也沒有能力完成對遺忘者號的檢修,更別提出艙行走這類高強度的工作。
還好,同樣風燭殘年的遺忘者號飛船雖然出現了多處損壞,但都不危及飛船整體的運行。
當遇到實在無法避免的故障區域,小樂索性直接將該區域徹底封鎖并放棄。
為此,華可鏡也是常常觸景傷情,真不知道哪一天,他和飛船誰會先倒下。
這會兒,華可鏡正在接受小樂安排的注射治療。
治療的場面沉寂且壓抑,一人一機始終無話。
從外表看上去,華可鏡眼神中只有空洞和呆滯,儼然早已失掉了最初的壯志和激情。
事實上,華可鏡在整個調整期里都是這樣度過的,終日皆是一副極度虛弱,面目全非,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
但小樂知道,他的執念還在,他想要活下去的心還在!!
華可鏡已經很久都沒有查看過自己的基礎能力數值了,因為簡直不忍直視。
現在的他不僅僅腦子沒有以前靈光,最可怕的,是力量和體質評估分值都降到了50分以下,這肯定幾乎絕對就是連最普通的弱雞都不如了。
以至于小樂在將華可鏡送進下一次休眠循環的時候都是“心驚膽顫”的,生怕他再也醒不過來了。
……
這一天,
在廣袤的宇宙深空,黯淡的遺忘者號又一次被點亮,她蘇醒了過來。
連續穿行于黛黑色的圖景之中,前后飛行了250008個地球年,此時遺忘者號距離銀心的距離已經逼近了一千光年。
一千光年!
聽上去遙遠依舊,但對于遺忘者號宇宙飛船,對于華可鏡來說,似乎只要再經歷最后一次休眠循環即可順利抵達。
看上去,這一趟漫長且艱辛的星際旅行,終于來到了最后一道關卡。
是的,一片野湖平平淡淡,安安靜靜飄蕩在湖心的灰暗小船,終于就要靠岸了。
只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歷經萬難,孑然一身的華可鏡還能夠像遺忘者號一樣順利蘇醒過來。
……
在之前的24個休眠循環中,華可鏡曾經數次面臨生死難關,并最后都堅強地挺了過來。
但這一華可鏡的情況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兇險。
在現實世界中,小樂正竭盡全力對華可鏡的身軀進行搶救。
在虛擬世界中,小樂也通過各種手段在他的精神世界呼喚。
仿佛置身于幽暗的空間里,華可鏡聽見了很多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