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案件,牽扯到了十八條人命,還有六個被冤死的百姓。
這六個百姓,都是被前任縣令,或是前任的,前前任,直接判處死刑,只因為要快速結案,于是被判處死刑了。
其中有兩個百姓特別冤枉,因為他們看到被害人尸體后報案了,可事后被冤枉為兇手,盡管他們不承認,可三木之下何愁無證據,于是死掉了。
故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直接上報案情,可能會被當成替死鬼。
故而,在白銀縣,養成不成文的習慣,比如在田地內發現了尸體,轉身就走,相當于沒有看到;如果不幸在自己家田地,那就挖坑把尸體埋了,不要去報案。
報案,是很危險的,很容易成為替死鬼。
“比命案,更可怕的是是對生命的漠視,不把人命當成人命……官府的信譽很差!”李牧說道:“大致的看了一下,根據案情,能大致的推測出兇手的心理圖譜。第一,兇手為什么要殺紅衣女子,因為紅衣代表嫁衣,代表著一些美好的回憶,不好的回憶。故而,首先兇手曾經失戀過,現在的婚姻不順利,甚至可能經常打老婆!”
“第二,這些被害者,分散的區域,還有年齡等等,都是很凌亂,沒有規律可言。可沒有規律,就是最大的規律!可推測出兇手是即性殺人,沒有特定的目標。即性殺人,說明了兇手活得很壓抑,有些極端自負,又是極端自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有著丫鬟的命,卻是有大小姐的心。”
“故而推測出,兇手性格內向,性格偏激!”
“第三,什么樣的教育,會培養出性格,極端自負又是自卑,首先不是大兒子,大兒子上面有爹媽,下面有弟弟妹妹,很容易成熟的;至于老二,也不可能,老二是夾板氣;唯有小兒子等,家中最為寵愛,最溺愛。家中一批零食,有著好東西,也是先給小兒子,爹媽會說,要讓你弟弟!”
“第四,什么樣的教育環境,會養成極端自卑,又是極端自負的性格……可能讀過書,視野變得廣闊了,心變大了,可是現實卻沒有實現。是童生,或是秀才,屢試不弟,覺得自己有才學,是運氣不好,是考官有眼無珠。”
李牧沉默了,站起身來,不斷走動著,想到了紅樓夢的晴雯,回憶著她的性格特點,為人特點,不斷的塑造著人物模板。
晴雯為何會死?
因為恃寵而驕,忘記了身份,同為奴仆,卻是欺壓其他奴仆,可謂是人緣最差。
一個奴仆,能做到人憎鬼怨,也是獨一份了。
最后,晴雯被攆出,這是注定的,因為世界容不下如此牛逼的存在。
這樣的脾氣,只是奴仆就是這樣牛逼;若是當了小妾,拿該何等的厲害,說不得要寵妾滅妻了。日后,不論是林黛玉當正妻,還是薛寶釵當正妻,她注定是被趕走的下場,因為世界容不下如此牛逼的存在。
說襲人告狀,導致了晴雯被趕走,也高估了襲人的話,低估了王夫人。
不需要襲人卻告狀,因為晴雯的名聲太臭了。
王夫人一定在想:還是趕走吧,免得寶玉娶妻后,后院鬧不和,與其媳婦做難,壞人還是我做吧!
“第五,性格有些叛逆!”
總理著這些信息,李牧刻畫著兇手的心理臉譜:“兇手現在至少在三十五歲……不對,不對,也可能是多人作案,年齡做不得準!”
很快的,李牧排除了年齡,否定了自己一些猜測。
“第一,兇手遇過情傷;第二,兇手性格內向,性格偏激;第三,兇手是小兒子,受到家中溺愛;第四,兇手可能是童生,或是秀才,屢試不弟!”李牧說道,又是思考道:“第五,兇手小時候被稱贊為神童,可長大后一般!”
“是,主人,我這就去調查!”
孫夢兮說道。
范圍已經縮小了,摸底排查的范圍也縮小了。
這樣都找不到,他們也太不稱職了!
PS:求收藏,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