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告訴人們外面還有未知的大陸。
麥哲倫告訴人們世界到底有多廣闊。
東印度公司告訴人們在外面斂財的方式。
說萊爾對外頭的世界完全不感興趣,那肯定是騙人的,但這份好奇心只是‘旅游者’的心態。如今已是大航海時代的后期,出海者已將各種海外見聞傳回來,即便隨船遠航,也只是將‘耳聽為虛’轉變為‘眼見為實’,無法開辟出什么新鮮的東西。
當然,‘沒有價值’不代表‘沒有興趣’,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萊爾,只要過了老爹那一關(或征得同意、或待其亡故),強行拿‘旅行家’當職業也是有可能的,驚險刺激地游山玩水后寫幾本暢銷的游記,估計也能賣出去一些。
不過,或許是上輩子已經看夠了海外世界,或許是上輩子憋著滿腔疑惑,萊爾這一世選擇了完全不同的探索方向——近在眼前的萬事萬物。
“光線,還真是一種奧妙的東西啊。”最接近眼睛的東西是‘光’,雖說萊爾在做的是透鏡成像實驗,主題是‘透鏡’,但骨子里還是‘光的折現’現象。
“好神奇……不同形狀的玻璃,竟然會有不同的效果嗎?”全程在旁觀看的女仆阿秀忍不住道。
“不同形狀的透鏡將會在不同的場合發揮作用,這是自然科學的價值所在。”萊爾翻開自己的實驗記錄,指著某一頁的插圖說道,“附帶一提,通過工具測量數據,再改變某一項實驗條件得到對比數據,這是實驗的基本方法之一。”
“難怪少爺您帶了這么多透鏡回來。”阿秀恍然大悟。
(括括括)敲門聲響起。
“怎么了?”萊爾離開實驗桌,轉身問道。
“少爺,您預訂的化學藥劑已經運到了,數量有點多,請問要放在哪里?”女仆阿麗在門外問道。
“噢,直接搬進來就好了,反正房間里還有位置。”相比起主人房顯得狹小,但這間原-客房畢竟被設計成足以用來招呼賓客,實際上不會太失禮,放點雜物完全沒有問題。
“是。”
女仆阿秀自不會讓同僚一個人干粗重工作,征得萊爾的同意后也跟了出去,幫忙搬運化學藥劑。
“數量有點多……嗎?”萊爾走到窗邊,拉開因進行透鏡成像實驗而拉上的窗簾,打開窗戶,讓外頭的新鮮空氣灌入室內,“說不準里頭有些試劑,我連是什么都不知道,真讓人期待啊~”
“那么,只剩下工匠那邊——但愿他們能早點出結果吧,否則我可能需要替他們想象如何改良磨制鏡片曲面的工藝了。”
不過,這一次萊爾真的小覷了別人。
人家缺的只是動力,并非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