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這個時代的醫學水平的不足,醫生認為疾病是通過空氣進行傳播的,人體洗澡后毛孔會張開、到時候病氣就會從毛孔進入體內,人們自然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
‘洗澡’這個行為仍然存在,富裕的貴族比貧窮的貧民洗澡頻率高上一籌,但絕對頻率還是很低,伊麗莎白一世一個月洗一次澡都被人視作有潔癖,可見一斑。
“鼻子?”父親一愣。
“所以說,您應該抽點時間出來,看看我寫的論文。”萊爾翻翻白眼,明明他都寫出來了,“不會有人用舌頭去舔黑死病的病人,那種小東西又不是隨著空氣滿天飛的,那么被感染者是如何被感染的?我認為是他們咳嗽時噴出來的唾液、和打噴嚏時噴出來的鼻涕中含有小東西,那些小液滴有可能比我們想象中飛得更遠,從我們的鼻子吸進體內。”
“那不還是空氣傳播嗎?”父親傻傻地說道。
“不不,那可大不一樣。”萊爾瞇起眼睛,輕笑道,“假如我的猜測才是真相,那么黑死病的擴散有可能可以控制下來。”
》》》》》》》
與關于致病微小生物的論文的發表相配合,萊爾給改良的顯微鏡申請專利后推向市場,一方面是讓更多醫學工作者能親眼看見‘微小之物’的存在,總不能讓一大群人跑來自家借用顯微鏡,另一方面是堵住父母的嘴巴,就算跟東印度公司的利潤比起來賣顯微鏡賺的錢九牛一毛,那還是賺了錢,自己還是有在工作的。
因為萊爾在學術領域沒有絲毫名氣,這篇論文沉寂了一段時間,但真相擺在那里,終究還是驚動了整個醫學圈子。
隨之而來是學者來信、學者拜訪、報社采訪、國內頒獎等庸俗之事,詳情無須細述,萊爾去倫敦拿個獎,路上與學者ABCDEFG進行學術交流什么的,既啰嗦又沒有意義……總而言之,萊爾在醫學圈子和貴族圈子刷了波名氣,也讓雙親逐漸認可了萊爾的出路選擇。
即便是有顯微鏡看見的東西作為證據,還是有固執于‘病氣論’的老頑固進行批駁,而作為‘細胞’和‘細菌’的發現者和命名者的萊爾,往往成為他們打嘴仗的靶子。萬幸的是,‘病氣論’不屬于教會的宗教信仰雷區,萊爾不會成為下一個被迫害的科學家,一切停留在學術研討范疇上。
即便越來越多醫學工作者認同萊爾的發現和觀點,想改變一個時代的人的生活方式仍然無比困難,這一點從萊爾的家人的洗澡頻率可知。
但這沒有影響萊爾進行研究的積極性,與其他大受啟發的醫學工作者一樣,他通過顯微鏡發現了多種細菌、嘗試制作出對人類無害卻可以殺菌的化學藥劑、嘗試制作出可以治療疾病的藥物。
……只不過,他恪守了當初對父親的諾言,并沒有主動尋求解決黑死病的辦法,發現老鼠和跳蚤是傳播源的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