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擁有神級聽力之前,黃國侖已是萬金油的水平了,什么樂器拿來都能玩幾下。
擁有神級聽力后,他更是有如神助,玩樂器的水平上了好幾層樓,玩什么都能玩的很出彩。
此刻,彈上古箏,受到古聲古韻的反哺,他便生出一股返古的意興,通俗簡要的給學生們講了一下這首《水調歌頭》的背景:
“你們應該都知道,這首詞是蘇軾因為與當時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展轉在各地為官時寫的。那時他曾要求調任到離弟弟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但到密州后,這一愿望卻始終無法實現。這一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與胞弟蘇轍分別,轉眼已有七年未得團聚。正是酒酣之時,詩意正濃,于是,這首流傳千古的佳作就這么誕生了。我給這首詞補的曲,就是我心里的‘但愿人長久,心里共嬋娟’。”
黃國侖這么說,是告訴這些學生,他賦的這版曲,和《水調歌頭》的古詞牌譜子肯定是有出入的。
這首曲是他的個人情感和靈感的匯集之作,希望能借此向古人、也是向這首偉大的詞篇來致敬。
話不多說。
簡單的介紹之后,黃國侖將心中的古曲撫在了琴上。
伴著悠悠月境,極具古韻的詞篇破空而出: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蘇軾這首《水調歌頭》,起句自太白仙心脫化,盡是奇逸之筆,由黃國侖唱來,孤高曠遠,空靈蘊藉。
只這寥寥幾句,已讓很多學生心馳神往,肅然起敬!
剛剛對《水調歌頭》很不感興趣的幾個男生,都被黃國侖這復古的歌聲給感化了。
他們沒有想到黃國侖唱歌會這么好聽,更是沒有想到黃國侖給這首詞賦的曲子會這么耐聽!
孫彥瑧聽過黃國侖唱《獨上西樓》,那時她就覺得黃國侖唱作這種古曲已有大師風范。
卻沒想到,黃國侖今天伴著古箏唱的這首《明月幾時有》,更是逸懷浩氣,超凡絕塵!
“這大叔,越來越帥了哈!”
孫彥瑧在心下暗暗興奮的想著。
她相信,黃國侖唱作的這首《水調歌頭》,一定能征服她麾下的所有學生,包括那個賴皮的東方亮。
靠在門框上,東方亮玩味的聽著黃國侖彈唱古曲,一直睜不開的那只左眼,居然也變得越來越大了,雖然和右眼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但他的這個表情,已經暴露了他被這首古曲俘獲的內心。
“這個黃老師果然牛逼如斯!他給蘇老配的這曲子,絕了!”
東方亮聽著聽著,就比其他人更對黃國侖的這番創作肅然起敬了。
黃國侖撫琴繼續唱著: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