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眼睛不能感光那都是借口吧?
這樣的揣測,自然是無聊之談。
黃國侖現在這眼睛卻真的有點問題。
此時坐在鋼琴前,戴著墨鏡去看鋼琴琴鍵上的反光,他竟然有些不適應,感覺眼部有隱隱的刺痛感。
這是此前從來沒有發生過的現象。
這時候舞臺的燈光很柔和,就算不戴墨鏡,鋼琴琴鍵的反光也不應該對黃國侖的眼睛造成什么刺激。
可是不知道為什么,今晚他這雙眼睛變得異常敏感。
這么柔和的白光都開始刺痛他的眼睛了,這讓黃國侖生出了一種不太好的預感。
這周末回到京城,他得再去做個體檢了,眼睛可千萬別出問題。
當然,如果他眼睛變得更敏感若是像耳朵這樣敏感的變異成千里眼,那倒不是一件壞事。
總之都先檢查看看吧。
因為眼睛的問題,黃國侖的心情稍微受了點影響。
他不想被眼睛影響,干脆就閉上了眼,在一片純黑暗的意境中,穩穩的撫上了琴鍵。
在落針可聞的舞臺中央,他奏響了深沉的前奏音樂。
而后不溫不火的磁性開唱了:
……
“有些人用一輩子去學習,化解溝通的難題,為你我也可以;我的快樂與恐懼猜疑,很想都翻譯成言語,帶你進我心底;我們就像隔著一層玻璃,看得見卻觸不及,雖然我離你幾毫米;你不會知道我有多著急,無心的坐視不理,我尷尬的沉默里,淚水在滴……”
“我無法傳達我自己,從何說起,要如何翻譯我愛你,寂寞不已,我也想能與你搭起橋梁,建立默契,卻詞不達意……”
……
有著鋼琴的襯托,黃國侖的這段彈唱被蒙上了一層迷人的色彩。
很多人都覺得黃老師自彈自唱的樣子很帥,而黃國侖本身唱的也極致精準而富有感情,所有人們對于他的這段彈唱都很贊賞,看的是賞心悅目。
從專業領域去解讀和欣賞黃國侖的這段彈唱,卻并沒有太出彩的地方,對于這首《詞不達意》,黃國侖幾乎沒做任何的更改,就是照本宣科的唱了出來。且這首歌對于職業歌者來說,并沒有太大的演唱難度。
雖然在現場,能把這首歌的曲調唱的這么準,順暢,自然,富有感情,這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這件事放在黃國侖身上,專業評審們看了就覺得很不過癮了。
他們覺得黃老師應該給他們帶來更大的驚喜,只是這么平淡內斂的演唱,這遠不及林依蓮剛剛唱過的《李香蘭》那般深刻感人啊!
終于,在唱B段的時候,歌曲有了專業評審們期待的變化。
趙凡領銜的管弦樂團不聲不響的接進了黃國侖的鋼琴旋律,同黃國侖的鋼琴一起塑造出成了更龐大的氣場。
黃國侖在B段的演唱加強了氣勢,讓整首歌孕育的情感升華了一層。
不過這首歌本身的內涵并不是深刻的情與愛,而是重說在說溝通問題,所以黃國侖的這種演唱層面的升華,并沒有給整首歌帶來太大的改觀,只是讓觀眾聽得更過癮罷了,專業評審們還是沒嗨起來。
……
“在你的盲點里寸步不移,不論天晴或下雨,陪著你悲傷歡喜;你難道從來不覺得好奇,你身旁冷清擁擠,我一直在這里,不說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