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狹小的空間中,從原主殘留的本能上,傳來的那種內心的安定,非常喜歡躲在這個角落,正是因為內心的自我已經遭受了一些攻擊,已經不敢出現在外面。
如果用一種比喻的話,原主的內心就像一個遭受了很多虐待的孩子小孩,躲在一個陰暗的角落里,怯生生的偷看著這個世界,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即便一個很小的危險,都能讓她驚慌失措。
黃奇暗探一聲,盤坐在鐵桶之中,開始接收起了原主的記憶。
故事也不復雜,但原主的遭遇卻讓人很難接受。
在原主的記憶中,所有的故事都是圍繞一個名叫蕭飛宇的人展開的,而蕭飛宇,就是被他稱作少爺頭的鞭桿人。
原主的名字叫黃芪,是收養她的人在撿到她的時候,發現她身邊長著一顆藥材,而藥材的名字就叫黃芪,所以就被收養她的人取了這個名字。
而他所生長的環境是十萬大山,其中林深密布,山勢險峻,其中多分布毒蟲蛇蟻,傳說中是蚩尤一脈,有傳自上古的巫蠱之術流傳。
而收養她的一個人,就是會一些蠱術的孤寡老婦人,因為談蠱色變,所以被人嫌棄,被人稱為草蠱婆。
而收養她的老婦人,剛開始并沒有教她蠱術,用老婦人的話來說,草蠱婆這個名字畢竟不好聽,考慮到黃奇一個女孩子,以后還是要嫁人的,學了蠱術連嫁人都很難,所以并沒有教黃芪。
而故事的開始,就在十萬大山中,黃芪小時候在老婦人的庇護之下,過的無憂無慮,但后來發現所有人都用很奇怪的眼光看她,從來都沒有人跟她玩。
而且他只要過去,就會將小孩嚇哭,知道有一天,看見自己的臉的時候,才明白了,她的臉上有一塊很大的胎記,幾乎遮住了她的半張臉,這才明白,她的樣子跟別人不一樣,很難看。
半邊臉的胎記,看到之后連她自己都嚇了一跳,當時差點傷心欲絕。
而草蠱婆最后也看不下去了,也知道黃芪的情況,再加上跟她在一起,名聲本來就不好聽,再加上臉上的胎記,以后處境肯定艱難。
最終還是安慰黃芪道,只要能學了蠱術,培育出一種神蠱出來,就能將她臉上的胎記化去。
根據老婦人的說法,蠱術源之于祝由等巫術,因為十萬大山地理環境的因素,毒瘴蛇蟲遍地都是,經常有人因此而遭受災難,而因此被祝巫就地取材,發展出以蟲治病的方法,被稱之為蠱術。
在老婦人的口中,認為蠱術是一門醫術,而不是害人的東西,之所以害怕,因為看不見而已。
黃奇對此深以為然,什么都有個兩面性,關鍵還是在使用的人身上。
而老夫人這個說法,也讓黃芪看到了希望,決定跟隨老婦人學習蠱術。
或許是因為老婦人的話讓她看到了希望,所以學習蠱術的時候很努力,而她也很有天賦,很快就將老婦人的所有東西都學完了。
但她發現還是沒有解決臉上胎記的問題,而老婦人也沒沒辦法,她所有的東西都被學完了,就讓黃奇去破解有些上古流傳下來的骨片,骨片上刻著各種各樣的符號,說她學的還不夠,破解這些東西才行。
而這樣,在黃奇十八歲的時候,老婦人壽命到了盡頭,自知命不久矣,就讓原主去外面上學,說去學現代的新科學,與科學結合,她的蠱術才能有所長進,說不定能培育出傳說中的神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