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為此事,讓她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最終答應了蕭飛宇,去對付那個首領。
雖然這是一個秩序崩壞的世界,但原主內心中的良知并沒丟,并不會無緣無故的去做損人利己之事。
最終原主將喪尸引到了那個隊長的隊伍里,毫無意外,那個幾百人的隊伍將近百人死于喪尸,剩下的也是一些殘兵敗將。
雖然不是她親自動手,但這件事讓原主一直很自責,即便不去救人也就罷了,還去傷害無辜。
在臨死的時候,沒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這些,只能一心想著回家,但現在被他翻出這段記憶之后,總感覺有些愧疚。
他有一種感覺,如果不去看一眼的話,還真不放心,前世那個隊長損失慘重,再也沒有繼續下去的資本,最后逐漸消失,就是因為原主。
而這一世,黃奇不會讓他死于喪尸之口,即使死,也不是自己出手的,如果能有幫助的機會,幫一把也不是不可以,不但可以消除原主的殘留的愧疚,還能給蕭飛宇添點堵。
在原主的記憶力,兩人都是首領級別的人物,不知什么原因,有王不見王,見者必傷這個說法。
就是兩個同樣是領頭的人,如果遇到一起,和平相處的可能性很小,基本上都要分個高下。
贏了的會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實力大增,而輸了的,就會逐漸走向消沉,直到逐漸消亡。
而他也因為這點想法,準備卻看看,到時候根據情況再做決定,總之,要很好的解決原主心中的執念。
經歷了兩次世界,他發現了一個規律,基本上所有的任務,都是源自于宿主的執念之中,而最后能說出來的執念,就形成了任務。
但如果仔細剖析下去,卻發現最大的任務只是執念最深,而且最深刻的一個,算是執念最大的一部分,其他一些執念,加起來只占一小半。
當然,這并不是說這些不重要了,想反,能形成最大的執念的根本原因,還是這些細小的執念,而去尋找根源,就會發現內心深處的某一樣東西,早已決定了這個結局。
對于這個,黃奇認為就是影響命運的東西,而影響人命運的東西并不在外界,而是在人的內心深處。
只有時刻檢查自己,才能找到最深處的東西,從而可以改變自己,締造自己的命運。
而這次的目的,就與這個有關,一個是驗證一番,另一個就是消除原主前世的愧疚。
前面的隊伍還在行徑之中,黃奇不慢不緊的在暗處跟隨,等快要到了一處野外加油站的時候,就看見加油站外面已經聚集了許多人,粗略的估算了一下,不下千人。
而這千人隱約的分立成三塊,互相之間都隔著一段距離,看起來都不信任對方。
人數最多的就是陳傲絲跟隨的那個隊伍,因為容貌的原因,陳傲絲站在一個身材高大,一舉一動都帶著軍旅氣息的年輕人身邊,而周圍的人投向這個年輕人,都帶有一種敬佩或者嫉妒。
而陳傲絲似乎覺得看的是她一樣,傲氣十足的站在年輕人身邊,滿臉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