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黃奇多年讀書之后,培養出來的書卷氣息,兩人簡直是一個模子里倒出來的。
到了此時,換氣似乎明白了令狐沖的這個性格是怎么養成的,為何沒有出去之前并沒有聽到令狐沖闖禍的事情,只是喜歡喝酒。
但在以后徹底進入江湖之后,就能聽到令狐沖四處闖禍的消息,而且創出來的禍一個比一個大,都是憑著自己的想法做的,有些事情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而這一切的原因,就是沒人給他收拾爛攤子了,只能等待事情爆發。
在華山腳下,自家門口,有專人為他收拾爛攤子,自然相安無事,而且黃奇也看出其中一些不正常,總覺得令狐沖之所以這個樣子,好像是有人故意縱容一樣。
而這個人,最終指向那個看起來忠厚老實的二師兄。
如果黃奇不知道劇情,還真以為這兩師兄弟關系很好,但他知道這其中的故事,那個二師兄就是別人安排過來的,如此看來,令狐沖的性格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有人故意縱容所致。
但這些對于黃奇來說,并不是主要的,就是令狐沖將他師門滅了,黃奇也不會關心,他所關心的是關于原主記憶中的一些執念。
在原主的執念中,怨念最重的并不是一掌打死他的獨眼龍,也不是跟隨獨眼龍的幾個手下,而是這個令狐沖。
或許是與那位待的時間久了,也成了習慣,剛開始雖然拒絕,甚至有些抗拒,但慢慢的也習慣了。
不管怎么說,那位雖然比較霸道,但去給他了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而且只要他要求的,那位都不會拒絕。
在原主的執念中,黃奇感覺到一絲原主對那位的認同。
而最后令狐沖的出現,才讓他恍然大悟,自己最終只是一個替身而已,那位為他所做的一切,恐怕都是想為令狐沖做的。
而那一顆,才讓楊蓮亭心態一下子奔潰,當場執行他的作死行為,大喊大叫最終胡亂整,被獨眼龍抓住當了威脅那位的誘餌,而那位還上當了,最終在楊蓮亭將死之際,看到那位也被令狐沖一劍刺死。
死后極為不甘心,至于究竟不甘心什么,楊蓮亭也不知道。
其實不要說楊蓮亭不知道,就是黃奇也不知道該怎么辦,而這些執念也是他從原主記憶中抽絲剝繭,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最終提煉出來的,那一次之后,原主的心態早就被奔潰,想要做什么連他自己都理不清楚。
斗數當局者莫,旁觀者清,但黃奇作為一個旁觀者,見了原主的這些事情之后,也覺得有些頭疼,至于如何處理這種負責的關系,其實他也不知道。
現在能做的,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總不能什么也不做,但也不能胡亂的去做,其實他來華陰縣,就是想先了解一下幾個當事人,尤其是這個令狐沖,他不知道究竟是為什么,他才當了替身。
黃奇探查出有些事情之后,就決定在華陰住下來,本身就是秀才出生,自然做一些書生能做的事,就在街邊擺了一張桌子,給人做一些抄書寫信的事情,當做在華陰縣的一個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