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原本的“小蒙”,是“李白”。
意思是說,小蒙去買酒,看到一家店,第一次給酒壺里加了一倍的酒,第一次賞花,喝了一斗酒。
(解釋:關于一斗酒等于多少斤的說法有很多,李白的一斗酒等于四斤。重點不是酒量,而是解題哈!)
第二次遇店時,又給酒壺里加一倍的酒,第二次賞花再喝了一斗酒。
第三次遇店時,又又給酒壺里加一倍的酒,第三次賞花又再喝了一斗酒。這時,酒剛好喝完了。
請問,小蒙的酒壺當中,原本有多少酒?
這題,余棠上初中的時候,看課外書看過,只有讀懂了題目,才能能用方程式解的出來。較之葉紅雪剛剛出的題,要難一些。
因為,要用到分數來解此題!且,更為抽象!不像兔子和雞,多少條腿,隱含在題目當中。
《九章算術》中指出:“分母各乘其馀,分子從之。”——正式的給出分母與分子的概念。
不知,這些人是否懂了。看大伙的臉色,懂的人極少。沒想到陛下的題,如此刁鉆。
葉紅雪已經蹲在地上,用手指在泥沙里寫字,開始算了。
好些人,也在心里默算,其實他們也想像葉紅雪一樣去算,可陛下沒有下旨,他們不敢明算啊。陛下分明是想為難葉紅雪,他們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有一人——張東正,心里邊又算了出答案。這題其實比陛下之前出的排列組合題,容易多了。原本酒壺中有多少酒,是未知之數,可稱之為“元”。一算便算出來了。
蒙放猛地給張東正使眼色,好像是在問他,是不是已經解出來了。張東正有些小得意地點頭。然后蒙大將軍,便不再說話了。
“陛下,小蒙的酒壺當中,原本可是有八分之七的酒?”葉紅雪也已經算了出來,并拍了拍手里的泥土,臉上露出頗為得意之色。
她可是跟過神算子大師,學過幾年算術的!這題,還難不倒她!
“陛下,前邊有一棵大樹,我們大伙都沒有尺子,如何測出它的高度呢?”
葉紅雪美眸一轉,飄向不遠處的大樹。
這棵大樹,是樟樹,枝繁葉茂的,一眼看去,高達二三十米。
不爬上樹,也不用尺子量?如何能知這樹有多高?反正,大部分的他們,都想不出解題之法。
因而,葉紅雪此話一出,眾人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葉將軍的膽兒夠肥啊,幾次三番刁難陛下,陛下都沒有對她怎么樣!”
“難得陛下龍顏大悅,這才沒有與她計較!”
“可她出的這題,也太難了些?如何算得出來?”
就連蒙放都有些替陛下擔心:“張大人,這題如何算呢?”
張東正但笑不語,心里卻想,以陛下的智慧,葉紅雪的這題只怕是送分題吧?
擂臺之上,選手們打的“如火如荼”,可觀眾們,目光早被百里棠等人吸引住了。
百里棠沒有說話,而是帶著大家,走到大樹跟前,對蒙放道:“蒙將軍!”
“末將在!”
“用你步子,走完這段樹陰的陰影,看看一共有多少步?”
“末將遵命!”
聽到百里棠這么一說,葉紅雪心里便覺得不妙,難道,連這樣的題,他也解的出來?難道,所有的題,都是昏君提出的,而不是張東正?
這,絕無可能!
昏君身邊能人如此多,早早教會他這個測量方法,也并不稀奇。
蒙放在算步子,百里棠在估量樹頂到到樹陰頂之間的角度,而樹和地面,是直角。知道三角形的一邊和兩個角,可用余弦和正弦,以及勾股定理,算出三邊的長度。他現在要算的,是樹高。
古人測量山峰,早已經會用這種方式。只是很多人都沒讀過書,也不喜算術,知之甚少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