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番嘗試后,江濤明白了,只要他用手(肢體)接觸到這些東西,就可以將其存放到物品欄中。
反正就是離奇!
“要不以這為題材,寫一部,就叫“歷史好友微信群”?”
作為撲街作者的江濤突然靈光一閃:“昨天看到在作家助手上有新的歷史類征文,可以試試,萬一編輯看中,就能簽約!”
想到就開始琢磨大綱。
不知不覺,快到天亮了,列出大綱后,江濤又寫了兩章出來。
“哈哈,還不錯,這就去創建作品,提交審核!”
江濤此刻還很亢奮。
忙完后,就去睡回籠覺。
醒來時,已經是下午兩點多。
“真是比我還謹慎?”
拿起手機又看了看歷史好友微信群中,還是只有他和朱由檢,但朱由檢一句話都沒說過。
“算了,先把之前卸載的軟件裝上。”
電話卡昨晚江濤已經裝上了,怕有人找聯系不到他。
在用手機下載軟件的同時,江濤打開電腦,百度關于崇禎皇帝的相關記載。
一晃,兩個多小時過去。
“崇禎還真是個難以評價好壞的皇帝……但,怎么感覺是個可悲的人物。”
從歷史上記載崇禎做的那些事情來看,這人十分勤勞刻苦,想復興明室,然而卻不夠聰明,有些多疑,做出了不少事與愿違的事情來。
歷史上的崇禎皇帝,一方面勤儉自律,清心寡欲,勵精圖治,試圖重現明皇朝當年輝煌景象;另一方面,他疑心重重,頻繁更換和濫殺大臣,以致眾叛親離,最終這位比前朝幾代皇帝都要賢明的君主,落得“非亡國之君,當亡國之運”,自縊在煤山的悲慘下場。
在崇禎皇帝在位期間,所面對的主要敵人有三個:其第一為明末的文官集團,其二為崛起的建奴,其三為起義的農民軍。
可惜他一上來就自斷雙臂,先是殺了魏忠賢等人,然后解散了東廠,錦衣衛。
明末文官集團勢力大增,但掌權的多是一幫空談誤國之人。不能弄來錢銀,又不能帶兵打仗,只會扯皮子……對內憂外患的明末來說毫無作用。
最終,崇禎皇帝只能把主要精力用來應付文官集團,那能治好國,打好仗。
若是崇禎皇帝生在一個和平時期,或者是太平盛世時期的話,大明或許會蒸蒸日上。
因為崇禎皇帝的勤政簡樸很適合做一個中庸之君,守成之君。卻做不了一個匡扶社稷的名君。可是崇禎皇帝卻是不懂變通的。
比如說明末時最有錢的士紳們,因為有規定“士紳不納稅”,所以無論無何崇禎皇帝都不能違背這一祖制,找他們出錢。
但,這都什么時候了,國家都快完了,還不讓統治階層出力?難怪最后會一起完蛋。而且身邊每天一幫東林黨的噴子在身邊,比如崇禎想議和,結果事兒還沒弄出來,就被言官罵了。
在歷史上,事情發展到最極端的時期,可能就是李自成兵圍京城的時候了,可就那個時候,李自成卻提出了一個條件,說希望崇禎封他做西北王,掌管西北大約占大明四分之一的領土,作為條件,李自成會率軍幫助明廷打擊滿清。
你說這是多好的條件,一個口頭支票就能讓內部的狗和外部的狗打起來,最起碼也是一個緩兵之計啊,可就這樣子,崇禎缺乏決斷的性格卻依舊被言官所左右。最后,崇禎自縊煤山,這些大臣也飽受起義農民軍的踐踏。
自作自受,何苦來哉!
從另一角度說,所謂的祖制也限制了崇禎皇帝的手腳。
“在亂世,非殺伐果斷,鐵腕手段不可成事!……利用好魏忠賢,東廠,錦衣衛,或許還能有救。”
江濤心中感嘆。
忍不住進入歷史好友微信群給崇禎皇帝發了一個消息:“崇禎,當個暴君才有前途!”
暴君?
收到消息的朱由檢,選擇了無視,他想做的可是賢明之君!
剛上位,正琢磨著鏟除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呢。
暴君,他是不可能做暴君的!
……
江濤退出微信,登錄作家助手,發現新書已經通過審核,還有了十個收藏。
“才兩章就有人評論了。”
發現兩條評論,撲街作者的江濤點擊查看。
第一條評論:“作者大大,加油,題材不錯。對了,主角是準備前往崇禎的世界嗎?”
第二條評論:“崇禎皇帝還不錯,或許可以搶救一下的。不知道歷史好友微信群里崇禎是在哪一年,要是魏忠賢沒死,最好不殺……主角可以過去幫他,順便獲得累計影響力值,不然五年后會被驅逐出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