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熒于五百年前在世界北方幽熒之地建國,當時南方的青雀和東方的燭照已經建立了國家。
而中央的九州之地被強大的古族氏家所割據,形成了九國亂戰之地,沒人有實力一統九州。
而當時幽熒建國前,九州以北的絕大部分土地也同樣被各大勢力所統治著,當時謝家就是幽州地區的統治家族。
而謝家的先祖也一直致力于統一北方幽熒之地,建立北方幽熒帝國,所以謝家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實力已經十分恐怖了。
當然,北方除了謝家這樣的大勢力外,還有一支不俗的勢力,就是幽熒皇室的先祖高氏,不過,高氏的實力遠不及謝氏。
五百年前,謝高兩氏幾乎同時出兵,開始攻伐北方勢力,若干年后,當高氏與謝氏分別征服了幽熒大部土地,形成了兩大勢力后,就只剩下了大漠還沒有被征服。
這樣一來,兩族就面臨著終極一戰,以決定北方幽熒之地的最終的歸屬,也就是誰來當這個皇帝。
當時謝氏實力強于高氏,可兩族在連年征戰中已經疲憊不堪,謝氏要想完全將高氏打敗,也必然會赴出慘重的代價。
最后,高氏和謝氏的先祖開始和談,想通過談判的方式來決定建國后帝國歸屬問題。
最后兩族先祖達到了共識,決定兩族同時出兵征伐大漠,哪族最先征服大漠,哪族就是君,另一族就要俯首稱臣。
就這樣,通過抽簽,謝氏征服以天狼山為界的漠北廣地區,而高氏則征服天狼山以南的漠南地區。
于是兩族出兵,討伐大漠。
漠北人煙稀少,游牧民族的騎兵相對較弱,討伐起來相對容易很多。
而謝氏騎兵北伐也十分順利,前后不足十幾仗,就把漠北各大部落打得四分五裂,漠北被完全征服,漠北各部呈了降書順表,永遠稱臣。
可或許這一切都是天意,在謝氏班師南歸之際,漠北突然下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雨,河水暴漲,草原變成了一片汪洋,遠遠望去,漠北竟成了一片大海。
謝氏大軍被困漠北數月,軍中又感染了瘟疫,北征軍士十不存三四,直到深秋,雨水才漸漸停息,謝氏殘余南歸。
而高氏平定漠南雖然損傷慘重,而且歷時比謝氏所用時間要長了不少,可謝氏被困北漠生死不明,所以高氏便取了謝氏的幽州,提前建立了幽熒帝國。
當謝氏南歸之時,一切都已成定局,高氏已經建國兩月有余,而且高氏一統幽熒之后,擁有了傾國之兵,謝氏無力再與高氏抗衡。
謝氏先祖派使者與高氏理論,畢竟漠北降書順表遞交的時間要早于漠南,這是假不了的,按約定,謝氏才該成為幽熒的皇室。
可高氏得了國哪里肯輕易放棄,謝氏祖先自然不服,就想退回大漠積蓄力量,找機會與高氏再爭天下。
可讓謝氏萬萬想不到的是,高氏早有準備。
高氏聯合了漠南部落大軍阻斷了謝氏北上之路,并與高氏帝國大軍提前設伏,將謝氏大軍合圍。
高氏皇族自知提前建國背信棄義,是他們理虧,所以也沒把事情做絕,決定放謝氏一條生路,對謝氏招安,并許謝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