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顧忌羞恥,但楊元卻直截了當。
“小淺,我承認,你這戲很精彩,絕對是一部好戲。可問題還是那個,集數太少了啊。就算是我們一天只播一集,十六天就播完了。這么點時間,廣告商怎么會掏錢?”
肖淺挖著鼻孔,十分不解這個年代人們的思維。
“為啥要一天一集啊?這么好的劇,隨便播放,那不是對觀眾們不負責嗎?”
這回輪到楊元和馬玉蛟傻了。
“一天一集不是正常嗎?就算是一天兩集,也是應該的呀。”
對于這些人的經營思路,肖淺也是服了。
“我問你們,觀眾什么時候能舒服地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
馬玉蛟琢磨了一番,有了答案。
“應該是周末,大家都不上班,在家里休息。如果沒有別的娛樂活動,看電視就是最好的消遣。”
既然他們明白,那就好辦了。
肖淺掰著手指頭,開始給兩人上課。
“一周有七天,周一至周五,大家都是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累了一天,回家吃口熱飯,恨不得立刻睡去。就算能看會兒電視,新聞聯播也搶去了風頭。新聞聯播后,天氣預報也得看看。這就是不少時間,能夠留給大家看電視劇的時間還有多少?所以周一到周五的電視劇,收視率必然不高。但周六和周日就不同了,大家都在家里休息,晚上無事,養足了精神,第二天又不用上班,所以多看一會兒也不打緊。所以周六、周日晚上八點至十點這個時段的電視劇,必然是最好的。”
說到這里,他突然問道:“我們這部戲,是不是最好的?”
楊元和馬玉蛟不由點頭。
兩人都是在行業內部摸爬滾打多年的老人了,讓他們自己去制作電視劇,他們或許做不到。但是一部戲究竟好不好,那真是一眼就能看出來。
用馬玉蛟的話來說就是,從來沒有見過劇情如此緊湊的電視劇。即使是一些電影都做不到讓人這么目不暇接,精彩的劇情一波接著一波,看的人非常過癮。
既然兩人都同意,肖淺還有什么客氣的。
“咱們這么好的電視劇,為啥不節省著播,非要一口氣都播完呢?如果咱們把播出時間選擇在星期天的晚上八點,每周一集,那不就可以播放十六周了嗎?四周是一個月,咱們完全可以播四個月呢。”
楊元和馬玉蛟面無人色。
看不出來,小屁孩一個,居然這么狠。
十六集的電視劇就要播四個月……
多少六十集的電視劇也做不到啊。
“不行,絕對不行,這么干我們會被觀眾罵死的。”
“觀眾罵也就算了,你一個星期播一集,誰還能記住前面的劇情?你這部戲劇情如此緊湊,稍微錯過一點就聯系不起來,你這么干,不是把觀眾往外推嘛。”
楊元和馬玉蛟一起對肖淺進行了口誅筆伐,弄得他跟反動派似的。
從來就沒有聽說過,有哪家電視臺敢這么干的。
肖淺倒是知道哪家電視臺會這么干,但他覺得自己要是把KBS、SBS、MBC、TVN說出來,這兩家伙會對他進行混合雙打。
見楊元和馬玉蛟反對的如此堅決,肖淺也只能妥協。
“那要不這樣,每個星期兩集,咱播它個倆月,這沒有問題吧?”
見楊元和馬玉蛟還是有些糾結,他也急了。
“咱們這戲雖然集數少,但每集可是九十分鐘,一集等于其他的戲兩集呢。這么算的話,還是咱們虧呢。”
這話成了定海神針,徹底說服了楊元和馬玉蛟。
雖然中國的電視劇歷來都是一天接著一天的播,但肖淺提出的周末重要論,也被兩人認可。
這個年代的收視率統計即使很粗糙,但還是有參考價值的。把這部戲專門放在周末,精品精放,做成王牌,這辦法值得搞啊。
兩人各回各家,分別研究去了。
肖淺知道,成行的可能性很大。
本來中國是沒有周播劇市場的,觀眾們不習慣,電視臺也不愿意。
最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周播劇和日日劇的制作模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周播劇的最大特色,是邊拍邊播。但在國內,因為審查制度的原因,電視臺拿到的時候必然就是全部劇集。
這就沒有了周播的土壤,畢竟電視劇全部劇集都拿到了,肯定要快點換成收視率啊。
不過這一次肖淺的新戲只有十六集,反倒是歪打正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