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大抵是中國人表達震驚和意外最言簡意賅、含義準確的兩個字了。
無獨有偶,此時這兩個字迸發出來的地方,并不局限于京城的四合院。
1995年10月1日晚上八點,這兩個字響徹中華大地。
無數的人目瞪口呆地看著電視劇,完全不敢相信眼睛所看到的東西。
畫面中,塵沙滾滾、狼騎奔涌,高空俯瞰的鏡頭下,數不清的士卒擺出玄奧而壯觀的陣列,綿延無邊無際。
光只是人多,其實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
當年拍《三大戰役》,動用的群演更多呢。
觀眾們震驚的,乃是場景的真實。
畫面里出現的群演,并沒有一般影視劇中那種敷衍了事的感覺。即使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兵,也都肅穆挺立,盔甲鮮明。
高空鏡頭的跟拍下,大隊騎兵排出鋒矢陣,宛如尖刀一般奔馳在曠野中。
最難得的是,陣列里騎兵與騎兵的間距,竟然好似尺子量出來的一般。整齊劃一的程度,令人膽寒。
畫風偏冷,凝重壓抑,大軍所過之處,竟呈翻江倒海之勢。
讓人看了就不禁感嘆。
軍隊,就該如此。
等到鏡頭拉近了,從將軍到士兵每一個精致的服裝又令人驚嘆。好似穿越了歷史時空,真的見證了八旗勁旅的復活。
“這特么就是電影,他不在電影院里放,跑到電視上播出,他特么是不是有病?”
四合院里,搖扇子的坐不住了。一只腳踩著椅子,扇子指著電視機,唾沫橫飛。
通紅的眼珠子,似乎隨時都想和人干一架。
“他特么的是不是有錢沒地方花了?拍個電視劇,他至于嗎?”
主位的那個沒跟他客氣,說話尖酸刻薄。
“你特么的就是羨慕。我就問你,給你同樣的錢,你能拍出這個效果來嗎?姜戈,不是我埋汰你。就你那兩下子,除了特么的會坑錢,真不行。”
搖扇子的叫姜戈,全國無人不知。
大院出身,導演和演員一身挑,拍了許多的名作。
唯一令人吐槽的地方就是,凡是他拍的戲,就沒有預算不超標的,經常坑的投資商哭爹喊娘。
不過腕大,名氣響,拍出來的東西票房也是真好,所以為人賊傲氣。
此時被人吐槽,氣的一頭短發都豎起來了。
“你特么的一個寫書的,少損老子。就這么一個場景,沒他個上百萬,根本就拍不出來。誰特么給老子這么多錢啊?有這么多錢,老子……”
他想說老子也能做到,不過掃了一眼在座的人,發覺都是知根知底的,這牛就吹不下去了。
“老子……老子遲早有一天也能做到。”
其他幾人嘿嘿奸笑,同時心底都在發顫。
這國內的影視界,要變天了啊。
別人都琢磨著電影怎么拍、電視劇怎么拍呢。好家伙,冒出來這么一位,拍的電視劇比電影還好,這還怎么玩?
幾乎所有人的腦海里都冒出一個想法——這貨要是來拍電影……恐怕也不差啊。
各有波瀾之際,劇情繼續,主演端王露出了真容。
演員演的如何不說,也沒什么名氣,可是看著端王那一身的戎裝行頭,不少人再次傻眼。
這服裝和道具……
怎么看著那么像回事呢?
大院里的幾個人,就有滿人出身,看到后,后牙槽直吸冷氣。
“這正紅旗的親王甲胄,還挺像回事啊。”
王處知道的多一點。
“聽說這劇組的服裝負責人,是從東瀛請來的。”
一聽說這個,大齙牙就來氣。
“國內做道具的這幫孫子,全特么該死。你說說,咱自己的東西,做的都不如人家鬼子做的精細,能拍好戲嗎?”
王處好笑地看著他。
“人家請的那個造型師是黑澤明的女兒,馮大導演,你請得起嗎?”
大齙牙叫馮卓,京圈有名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