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服裝……不夠漂亮啊。”
陳惟舟打眼看去,發現他拿著的圖紙,上面標注的是張三豐的服裝款式之一。
“張三豐不管是在書中,還是在歷史中,都有一個綽號,叫做邋遢道人。他本身是一個不修邊幅的人,自然干凈不到哪里去。因此在服裝上,破舊臟亂一些,非常能體現出他的特色來。”
張大胡子堅持自己的理念。
“可張三分是世外高人,這樣的服裝觀眾能接受嗎?”
陳惟舟笑了。
“是不是世外高人,還要看演員的演繹。服裝是一個加分項,但不是必須的。”
當初監制四大名著的時候,得到了一致好評,這讓張大胡子自信心很強,并不是那么容易被說服的。
“你們的服裝,太過于雜亂。除了少林派之外,武當派、峨眉派、崆峒派、明教等,幾乎很難區分開來。我們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色彩和款式,讓人物群體形成涇渭分明的效果嘛。”
他不但說,還要過了紙和筆,快速地畫了幾幅圖出來。
他的美術功底很不錯,畫的栩栩如生。
“陳導,你看看,這樣會不會好一些?”
張大胡子對自己的概念和設計很自得,想要在陳惟舟這里撈足話語權。
然而陳惟舟還沒說話呢,旁邊一個路過的小年輕突然蹦出來一句。
“這什么呀?怎么連盔甲都套上了?武林門派,江湖人士,穿盔甲干什么?”
“噗呲……”
周圍的人想笑又覺得不禮貌,忍的很辛苦。
張大胡子瞬間坐蠟,有心辯駁,突然發現,人家說的還真沒錯。
武林中人穿著盔甲高低飛舞,看起來確實不倫不類。
陳惟舟一看,也不想讓他胡亂折騰了。
“武俠劇呢,大多數的角色都是草莽,加上動作表演的要求,所以服裝方面不宜太過于繁復。要不然的話,造型和服裝會將畫面添滿,使得觀眾看不出演員的動作是什么來。這就本末倒置了,武俠劇,武術動作始終是排在第一位的。”
前世的張大胡子的金庸戲就是這樣的毛病,服裝太華麗了。
結果動作戲的時候,滿屏幕都是亂發飛舞、大袖飄飄,再加上慢動作和定格,觀眾根本分不清這一招是野馬分鬃還是亢龍有悔,代入感自然就會很差。
很多人都說TVB的服裝沒誠意,一套衣服幾個劇組來回用。但服裝這東西,和道具、化妝一樣,只有合適不合適之分。
合適的就是好的,不合適就是壞的。
穿著盔甲的五岳劍派,不管是誰都披頭散發,披著大氅的丐幫幫主,耍著太極拳的降龍十八掌,你這讓觀眾怎么投入進去?
“這是動作設計組,負責人是楊念,她是楊真、楊躍的妹妹,很有靈性。”
看著三五個人拿著《倚天屠龍記》的,不停地設計動作。而旁邊的畫稿已經足足疊了一尺高,張大胡子再次吃驚。
“動作設計,這么麻煩的嗎?”
這個問題反而讓楊念不滿了。
“動作設計當然麻煩。在武俠中,是有武力值高下之分的。所以在動作設計的時候,必須要讓觀眾們一眼就能認出來,誰的武功高、誰的武功低。總不能配角打的比主角還要厲害,那不是主次不分了嗎?”
就好比19版《倚天屠龍記》的開始部分,俞岱巖和人搶到屠龍刀時,那個打斗場面,無比的炫目。
水面上飛來飛去,揮灑自如,高大的水車輕易就能摧毀。
可俞岱巖在書中的武功是一個什么水準?
你把俞岱巖都拍的這么厲害,后面出來的張無忌、楊逍、滅絕師太等人又該怎么設計動作?
楊念的話,讓張大胡子腦海里電閃雷鳴。第一次發現,武俠劇居然還有這么多門道。
原本肖淺讓他跟著陳惟舟學習一下,他還覺得這是對自己的貶低。但是現在,張大胡子面對未知的領域,一下子迸發了強烈的熱情。
隨后的日子里,他就每天早早起來,卻又很晚休息,把學到的東西努力融進自己的知識里。
整個劇組的角落,都能看見他的身影。
而他的勤奮勁,著實令大家佩服不已。
一個功成名就的導演都這樣,其他人還有理由偷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