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俠侶》改變了星光影視的傳統。
這是星光歷史上第一部超過十六集的電視劇。
不是肖淺不想打造成十六集,而是篇幅實在不允許。
饒是如此,相比起前世惡臭繁長的集數,肖淺還是給壓縮到了三十二集。
既然不能十六集,那就十六集乘以二好了。
這么多集的電視劇,后期制作自然非常的累。肖淺親自主持,也足足忙活了一個多月,才完成了劇情整理。
接下來是添加特效。
星光特效的工作人員在肖淺的指點下工作,其他人則在一旁觀摩。
“桃花島的功夫,在打斗時可以在掌緣、身旁增加一些水紋波動的特效,這樣會讓動作看起來飄逸瀟灑。”
肖淺耐心指導,哪怕這些人在《射雕英雄傳》的時候已經弄過了,他還是不放心。
大陸的影視工作人員,心里就沒有什么武俠動作的概念,弄出來的東西簡直令人發指。
03版《天龍八部》中,凌波微步是按照伏羲六十四卦來走的,結果拍成了演員在原地表演不倒翁。
虛竹和丁春秋兩個逍遙派的人打斗,原著里說的清清楚楚,兩人便似一對花間蝴蝶,蹁躚不定,于這“逍遙”二字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結果呢,那個虛竹居然來了一招模仿《黃飛鴻之獅王爭霸》里鬼腳七的倒掛上樹。
就算你們武指是一個人吧,動作該用在哪里不清楚嗎?
更不要說太極拳式的降龍十八掌了,太令人出戲。
因此在動作特效設計上,肖淺歷來是高標準、嚴要求。就因為這個,武指團隊和特效團隊不知道被他踢了多少人了。
剩下的,都是大浪淘沙留下來的精英。
“楊過的玄鐵重劍舉重若輕,威勢無雙,所以在這里要加些風云變色的震撼感出來。這樣才能夠讓觀眾們感覺到他的力量有多么強大,為什么金輪法王接不住,明白嗎?”
工作人員點點頭,手底下火速操作起來。
這些人的技術是沒有問題的,缺的只是理念。有這么幾次經驗之后,日后肖淺就不用太操心了。
在他的主持下,《神雕俠侶》里面的動作戲,維持了星光一貫的高標準,即使當成電影看都足夠了。
沈青看著成品嘖嘖贊嘆的時候,回想起了拍戲時的花絮。
“為了達到你要求的程度,那幫子演員可是吃了無數的苦頭。黃小明、李若佟他們幾個,韌帶都差點撕裂了。”
要想拍好動作戲,最基本的要求是身體柔韌性。
武術和舞蹈是一樣的,是肢體的藝術。
肢體表現力上做不到,動作就不可能好看。
為什么李聯杰被稱為功夫皇帝?
就是因為他的動作浩然正氣,架勢漂亮,能做到常人所不及。
黃小明、李若佟全都是不是動作演員出身,加上已經成年,為了達到導演組的要求,真的是差點死在動作培訓階段。
從這方面說,中國的影視院校在培養學生方面,真的是有著太多的不足。
不過上戲這邊如今已經加入了肢體訓練課,這是肖淺和段啟虎通氣后開始在上戲施行的。
其他的院校能不能跟上,就看他們的嗅覺了。
十二月份的時候,特效制作完成,開始給戲中添加BGM。
這也是沈青等人第一次聽到幾首插曲。
“把序幕導出來。”
為了增加大家對歌曲的感觸,肖淺決定把歌曲和序幕一起放。
畢竟歌曲和劇情,有一個節奏相符合的問題。
倘若節奏不匹配,那么就是巨大的失敗。
很多電視劇就是這樣,BGM是好歌,劇也是好劇,然而把電視劇和BGM放在一起,就非常的違和。
就比如《三少爺的劍》和《精忠報國》,肖淺實在是不知道一個純粹江湖人打打殺殺的戲,和精忠報國什么關系?
張大胡子的武俠劇也有這個問題,除了《天下無雙》,其他的用在武俠劇里真的不匹配啊!
為了這首《天下無雙》,肖淺甚至更改了整部戲的節奏,改動不可謂不大。
不過此時序幕和歌曲同時放出,所有人都傻了。
沈青就站在肖淺的身邊,一邊聽,一邊閉上了眼睛。劇烈顫抖的身軀,仿佛著了魔。
其他人也都張大了嘴巴,神情呆滯,陷入了奇妙的意境當中。